返回

第三百二十四章 真菌王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三百二十四章 真菌王国 (第3/3页)

管理得井井有条,还在分公司刚刚建立的时候,就快速让分公司进入盈利阶段。

    食用菌的市场潜力虽然大,但肯定不是无限大。

    比如年产量达到50万吨鲜货的鸡枞菌,哪怕是平均到全国,也是每年人均0.35公斤鸡枞菌。

    蘑菇这种东西本来就比较轻。

    加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吃。

    江淼估计鸡枞菌鲜货产能最多只能扩大500万吨,这是将东南亚和东北亚市场都纳入的情况下,一个比较合理的产能。

    榴莲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

    随着赛里斯将东南亚和东北亚稳定下来之后,三地形成了零关税的自贸区,现在南高丽的普通人为什么愿意去干月薪7500华元的机械厂普工?

    答案就在于廉价的农产品涌入。

    产自汕美的榴莲,带壳只需要15到18华元一公斤。

    以前榴莲之类的热带水果,在南高丽那是中产和富人才可以经常消费的东西,现在普通工薪阶层也消费得起了。

    哪怕汕美、琼州和雷州半岛三地,每年可以生产近两千多万吨带壳鲜榴莲,也只能优先满足国内市场,再考虑东北亚地区。

    现在东南亚的榴莲产业也重新恢复过来了,他们目前主要以品种数量和风味,进入了赛里斯和东北亚市场,同样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当然,当地的普通人收入变高,同样拉动了很大的消费。

    总而言之,目前榴莲产业还有继续增产的潜力,但已经在去年成立的亚洲榴莲产业协会,目前却没有同意各地大规模扩大种植规模的计划。

    答案就是市场消费力是有极限的。

    目前亚洲联合体的整体人口为23亿多,根据海陆丰公司在国内的研究,国内这几年人均每年消费2公斤带壳鲜榴莲左右,就基本到了一个比较难以提升的瓶颈。

    倒不是没有办法继续提升人均消费,而是这样做得不偿失。

    毕竟榴莲要维持一定的价格,不然没有利润空间,没有利润空间,那榴莲产业就没有办法良性发展。

    未来亚洲联合体内部的榴莲产能,估计极限就在每年5000万吨左右。

    参考这个情况,类似于鸡枞菌的食用菌产业,也是一样结果。

    如果急匆匆上马一大堆产能,到时候卖不出去,投资就要打水漂了,还会导致整个产业进入恶性循环。

    和榴莲一样,并不是每一个消费者都喜欢吃蘑菇。

    别看国内的每年人均榴莲消费才两公斤多,但刨除掉那些不吃榴莲的人之后,根据海陆丰公司的商业调研部在各地调研的数据,国内每年都吃榴莲的人,只占总人口的27.9%左右。

    差不多就是四分之一出头。

    如果这样算起来,那国内喜欢吃榴莲的群体,每年人均吃的榴莲,将达到10公斤左右。

    估计东北亚和东南亚也是一样。

    一种食物,就不存在全民都喜欢的情况。

    哪怕是大米饭和面条、面包这种主粮,都有人不喜欢和过敏,更何况是比较特殊的水果和食用菌。

    方志强突然小声说起一件事:“老板,最近洪沙瓦底分公司那边过来洽谈,询问我能不能将一部分咖啡种植份额给他们?”

    “他们想太多了,国内维持一定种植面积那是底线,你不用理睬他们,我会处理这件事。”江淼目光一冷。

    他清楚公司内部的管理层中,肯定有人动了小心思,觉得现在东南亚都非常听话了,没有必要维持国内的种植规模,特别是咖啡这种经济作物。

    对于这种人,他只能说一句:鼠目寸光。

    另外从方志强言不由衷的表情来看,洪沙瓦底分公司的管理层,大概率是为了自己分公司的成绩,想拉滇南分公司下水,还在双方的一些合作上,故意卡了滇南分公司。

    简直是不知死活,江淼打算晚上抽空查一下东南亚各个分公司的管理层,看看这帮家伙出海之后,暗地里究竟干了什么。

    时间转瞬即逝。

    转眼间,已是日落西山。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