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0章 坚决的晋王党——永晋帝,东宫要政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170章 坚决的晋王党——永晋帝,东宫要政变! (第1/3页)

    永晋帝派晋王下江南,平叛乱。

    要的是什么。

    是平叛。

    他不在乎晋王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他要的是结果,要的是义军消停了,对大周王朝没有意见。

    无论是怀柔政策,还是镇压政策,亦或者是把底下的义军全都杀干净了,他都可以接受。

    楚世昭拥兵自重。

    永晋帝不在乎。

    他要是还有十几年的活头,楚世昭胆敢这样做事,永晋帝当然容忍不了。

    但是偏偏永晋帝知道自己的时日无多,而在这个时候,作为一个成熟又年长的政客,他显然清晰地意识到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大周王朝需要一个后继人。

    一个站得住脚的后继人。

    一个能确保大周王朝还能延续下去的后继人。

    永晋帝其实一点都不在乎谁继承皇位,因为无论是谁继承皇位,他都已经死了。

    但是,最起码继承皇位的那个人,能保证大周王朝还是一个整体,还是一个国家,一个能承上启下的人。

    楚世煦不够资格。

    楚世仁也不够资格。

    而排在两人之后的楚世虞就更不够资格了。

    无外乎他们都能被外界的势力所左右,他们背后外戚的能量,足够将他们做成提线木偶,这是永晋帝无法接受的。

    他很清楚那种明明握有权力,但实际上却寸步难行的滋味,就像他,明明是大周王朝的皇帝,明明有着军政的权柄,却还是要被人左右。

    政策,有大族把控,他们不同意,他们不点头,就能卡死永晋帝的一切想法。

    军事,有节度使制衡,他们要是诚心和永晋帝斗到底,那么永晋帝也奈何不了他们,国家的分裂,国家的叛乱,是肉眼可见的。

    永晋帝到头来,只能维和,只能保证和大族之间的利益收支稳定,只能安抚节度使,控制他们的权力不再进一步延伸,却不能真正废除节度使。

    他的三位嫡子之中任何一人继位,都会受制于局面,外戚本身就是大族,大族扶持皇室上位,假以时日,外戚专政,天下岂不是王与楚共天下。

    而在大族之中更具地位的王氏,你就能确保他们没有异心,不会颠覆楚氏的政权吗?

    为什么那么多人惧怕楚世昭拥兵自重。

    永晋帝太清楚了。

    因为他的这位四儿子,不同于其他人,他是有刀真敢杀,正是有这种果断,他才能制得住很多很多人。

    大臣们的劝诫,看似是告诉永晋帝,他的这位四儿子权力太大了,快要影响到他这位皇帝,这位天子了。

    事实上,威胁到的人何止是永晋帝,那些大臣,那些大族同样是被威胁到的人。

    只是他们想借永晋帝的手,按住晋王,按住他的这位四皇子。

    他们自己是要一个体面的。

    永晋帝为什么要去管晋王的事情呢。

    他自己吃过受制于人的苦,从晋王的身上,永晋帝看到了许多的不可能,而现在,晋王正在将这份不可能转化为可能。

    看到这些大族因为楚世昭的权力,而不断谄媚自己,向自己表露出有多无助,有多顾虑晋王势力的时候,永晋帝心里其实很想笑,但是这一场戏码,他还得陪着这些大臣们演下去。

    于是,永晋帝下了一道旨意。

    让桓盛回京论罪。

    东南起叛乱,最早的时候永晋帝也是让桓盛去平定东南的乱局,但是桓盛政策没有落实到位,还导致南方叛乱四起,这就是他的罪责。

    不管结局如何,晋王的这位羽翼,他此行就是办事不利,论罪是必然的。

    大臣们不是要看他永晋帝的态度吗?

    这就是永晋帝的态度。

    处罚桓盛。

    但到时候,桓盛又被谁放出来,又被谁重用,就跟永晋帝无关了,他只是一个昏庸的君王。

    昏庸到晋王已经拥兵自重,他还在这里瞻前顾后的昏聩天子。

    皇室的权力没有失去,对于永晋帝而言,只是转移到了晋王的手上。

    晋王的权力逐渐立起,那么皇室的权威,大周的威仪就永存。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