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分水岭破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十七章 分水岭破敌 (第3/3页)

,由庙儿岭突围,趁机蹿入海城。

    曲绍扬率军赶回海城外围清军驻守地,这一次受到了清军前线总指挥,吴大澂的热情接待。

    “曲大人年纪轻轻,英武非凡,此次分水岭阻击战,曲大人率军重创倭军,使其不得进犯辽阳,实在是大功一件。

    曲大人年少有为,前程不可估量啊。”吴大澂等人见到曲绍扬,上来就是一顿夸奖。

    “大人谬赞了,下官实不敢当。

    分水岭之战,全靠将士们英勇,当地民团配合,下官这点儿微末本领,不敢在大人面前居功。”

    这群人里头,曲绍扬品级最低,又没啥背景靠山的,自然不敢托大,于是谦虚道。

    不管怎么样,这一次曲绍扬终于有了跟这些巡抚、提督们一起,商议军事的资格。

    当然,这也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没有人会听曲绍扬的建议。

    所以曲绍扬很识趣,只带耳朵,不带嘴。

    别人不管怎么议论,怎么争吵,曲绍扬都做冷眼旁观,并不表态。

    这边激烈争论,如何进行第五次反攻海城,然而收复海城的最佳战机已经过去了,倭军的援军即将抵达。

    在乃木希典北上救援海城,被阻挡在营口后,倭国大本营命令在凤城的第一军第五师团前往海城救援。

    这支队伍一万多人,由新上任的第一军司令野津道贯亲自率领。

    野津道贯不愧是名字里有个野字,玩的全是野路子。

    他并没有率军直奔海城救援,反而率大军奔向辽阳。

    如此一来,在鞍山站的八旗军,主动撤向辽阳。

    结果,野津道贯却立刻率大军开向鞍山。

    在这个过程中,倭军发挥了他们魔鬼般的行军速度,等清军反应过来时,倭军已抵达鞍山站,成功插入清军的包围圈。

    围困海城的清军,就这么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之前商议的第五次反攻,也就不了了之了。援军都到了,还攻什么攻啊,守吧。

    吴大澂认为,野津道贯这是明显冲着海城来的,所以立即将大军从田庄台调往海城前线。

    然而,事情却出乎意料。

    野津道贯拿下鞍山后,并未做出片刻停留,而是立即挥兵,以疾风之势绕过海城,向牛庄进军。

    “倭国军队进军牛庄,应该跟之前进军鞍山一样,就是想占据一个进攻海城的据点。

    毕竟他们是来解海城之围的嘛。既然他们的大军早晚要进海城,不如现在就放弃牛庄,让倭军去占领,我等率大军在海城以逸待劳。”

    吴大澂在一番思考之后,说出了这么一番言论来。

    曲绍扬自打从八盘岭调回来,已经有些时候了。

    这些天成日里陪着一众将军、巡抚、藩司们议论军事,给他听的一肚子火。

    清军的打法老套,无法协调指挥,各军之间无法相互配合。

    吴大澂虽然是名义上的指挥,可他是个文人,根本不懂军事,一脑子不切实际的想法,各种骚操作不断。

    这种情况下,怎么打胜仗?

    “大人的说法,恕下官不敢认同。”忍了好些天,曲绍扬终于忍不住了,于是开口说道。

    “牛庄虽不起眼,位置却十分重要。一旦牛庄失守,田庄台与海城将同时受到威胁。

    田庄台是大人之前的驻地,也是我军大本营、粮草重地和军火中转地。

    若是任由野津道贯占据牛庄,按照这个人的行事风格,很可能不去管海城,而是先攻田庄台。

    到时候,驻扎在海城的大军,不得不回援,如此便中了野津道贯企图大范围调动我军的计策。”

    “另外,从整体战场来考虑,牛庄往南就是提督宋大人驻守的营口。

    营口再往南就是乃木希典率领的倭军。一旦牛庄失守,野津道贯也可能南下营口,与乃木希典前后夹击营口的驻军。

    那样的话,海城前线的大军也不得不增援营口,同样中了调动之计。”

    “野津道贯的援军长途跋涉,又刚拿下鞍山,正是疲累之际。

    此时应该围点打援,派出一部分兵力继续围海城,大军主力围歼援军才是。”

    曲绍扬不顾身旁之人阻拦,一口气说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