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溃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五章 溃败 (第2/3页)

丽战场以来,第一次见到了清军的英勇,这种不要命的打法是很恐怖的。

    倭军只能暂时后退,而这个时候,内城的清军竟然乘势发动反扑。

    玄武门的倭军只能带着懊恼和一丝不解的心情撤退了。

    在城南和城西南的战场上,清军也击退了另外两路倭军的进攻,形势对清军大为有利。

    此时倭军的伤亡人数高于清军,而且他们的炮弹快打光了,步枪子弹也所剩不多。

    更重要的是,这些倭军带的饭团子也吃完了,很多人冲锋一天都没有吃到饭,只能去挖野菜充饥。

    偏偏这个时候,当地下起了大雨,瑟瑟发抖的倭军挤在一起,又累又饿、疲惫万分。

    伤兵没有药,只能不停的哀嚎,全军士气全无,陷入悲观的境地。

    对于城中守卫的清军来说,这是一次全歼倭军的绝佳战机。

    清军只要主动出击,连夜发动偷袭,倭军又饿又累,根本无力抵挡。

    为了防备清军可能连夜发动偷袭,倭军决定整体撤退。

    然而就在倭军准备拍拍屁股走人的时候,他们竟然发现,平壤城头挂出了白旗。

    是的,城中负责统领各军的直隶总督叶志超,以高丽官员的名义,向倭军投降。

    说清军已经同意停战退出,望倭军遵照国际公法夜间休战,双方第二日在正式谈判如何投降的问题。

    以倭军对叶志超的了解,立刻判断出,所谓的第二天谈判只是个幌子,这家伙一定会连夜逃跑。

    这是一个绝好的全歼清军的机会。

    于是,倭军在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夜晚,饿着肚子出动全部助理,急行到平壤的后路,埋伏在道路两侧。

    果然不出所料,天一黑的时候,叶志超就带着亲兵冒雨悄悄跑了。

    主帅不见的消息很快在军中传出,于是守卫的清军全部溃败。

    他们来不及带上武器和辎重,争先恐后的冲出城门,向平壤后路逃去。

    埋伏在道路两侧的倭军趁机开火,只顾逃命的清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前面的被枪击,惊慌之中调头向后,后面的也不清楚情况,只拼命向前,于是互相践踏残杀。

    倭军趁机包围开枪,一千五百多名清军被当场射杀,另有七百多人成为俘虏。

    清军大败,而倭军竟绝地逢生。

    平壤就这样失守了,八月十七,倭军开进了平壤城,获得了他们想象不到的战利品。

    炮弹七百多发、子弹五十六万发、大量的克虏伯炮和连发毛瑟枪,大量的金银,其中金砖就有四十三公斤。

    叶志超呢,则是带着兵一口气跑了六天。

    一路上没有做任何停留,逢山过山,遇河过河,狂奔五百多里,竟然从平壤一直跑到了鸭绿江边,这才心有余悸的停下脚步。

    就在平壤城被攻陷的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八,北洋舰队赴朝增援部队,在大东沟登陆返航旅顺口时,遭到了倭国舰队袭击,黄海海战爆发。

    这一仗,北洋舰队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等军舰沉毁,另外伤五艘。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升等以身殉国,伤亡近千人。

    倭国舰队旗舰松岛及赤城等四艘受重创,但是没有一艘军舰沉没,倭军阵亡仅一百余人,受伤四五百人。

    当大东沟海战的消息传回倭国后,整个儿倭国都疯了。

    各地的人涌向东京,欢庆他们的胜利。

    倭国的铁路公司还特意降低了各地到东京的火车票价,让更多的人去东京庆祝。

    与此同时,清廷在做什么?

    海战的结果传来,朝廷上下一片哗然,清流言官们,这下可找到了事情做,不遗余力的参奏丁汝昌。

    早就看他不顺眼了,更何况这回还战败了?

    于是,丁汝昌被专门上折子参奏,被单独参奏,被其他奏折里面顺带参奏,一时间成了炮轰的对象,众矢之的。

    不光如此,言官们还暗地里将冒头对准了李中堂大人,要求追究其领导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那肯定是要抓紧时间找替罪羊啊。

    就这样,在李中堂与丁汝昌等人的谋算下,丁汝昌养伤休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