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兵败如山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兵败如山倒 (第3/3页)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命令已经很明显了,他并不希望奥斯曼军队丧失普罗夫迪夫要塞,因为这代表着埃迪尔内和伊斯坦布尔将暴露在俄国人的兵锋之下。

    “我明白。”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点了点头。

    他是皈依穆斯林的德国人,军事素养还是相当优秀的,这也是他成为奥斯曼帝国前线军队总司令的原因。

    只不过,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战斗力参差不齐,除了少量仿照欧洲国家训练的新军之外,其他的军队战斗力一塌糊涂。

    这也让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的指挥能力很难发挥,毕竟底层军队的执行力决定了一条命令的有效程度。

    哪怕这条命令本身是相当优秀的,在底层军队执行力不足的情况下,命令所发挥的效果也只是差强人意。

    安排好这一切之后,阿卜都勒哈米德二世这才松了一口气。

    奥斯曼帝国军队在普列文要塞坚守了几个月的时间,在普罗夫迪夫要塞坚守一个月的时间应当是轻轻松松。

    只要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能等来英国人的援军,奥斯曼帝国仍然有打赢这场战争的希望。

    当然,要是英国援军一直迟迟不来的话,那奥斯曼帝国也只能做最坏的打算了。

    “伟大的苏丹,或许我们还能借助奥匈帝国的帮助,来缓解我们在巴尔干半岛的压力。”外交大臣这时又提出了新的意见,让本就松了一口气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更加眼前一亮。

    “仔细说说。”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示意外交大臣接着说。

    “除了英国人不愿意俄国掌控巴尔干半岛局势之外,奥匈帝国同样也不愿意巴尔干半岛落入俄国的掌控之中。

    虽然依靠奥匈帝国驱逐俄国也会存在很大的问题,但可能是我们除了英国之外唯一的希望了。

    除此之外的欧洲其他列强,不会再有任何国家愿意为了我们和俄国一战。哪怕英国不愿意加入战争帮助我们,只要奥匈帝国能够加入战争,我们仍然能够稳住巴尔干半岛的局势。

    俄国的军队比我们多的多,只要我们能够坚持够长时间,俄国的财政一定也会不堪重负。

    相反,我们有着英国人的帮助,短时间内财政不是问题。只要英国和奥匈帝国有任何一方愿意帮助我们,哪怕耗,也能把俄国这个庞然大物耗死。”外交大臣微笑着说道。

    身为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大臣,他对欧洲的局势还是比较清楚的。特别是巴尔干半岛周边,哪几个列强对巴尔干半岛关注,外交大臣可谓是一清二楚。

    目前奥斯曼帝国除了依靠英国的援助之外,唯一能够依靠的或许也就只有奥匈帝国了。

    奥匈帝国之所以在这场战争中保持了中立,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俄国承诺在战后让奥匈帝国获得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地区。

    但这么大片的土地俄国真的会甘愿送给奥匈帝国吗?这不是给自己在巴尔干半岛培养一个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吗?

    “苏丹,外交大臣说的很有道理,或许可以一试。”还没等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给出自己的意见,一旁的前线军队总司令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就率先站了出来,表达了自己认可的态度。

    作为一名皈依伊斯兰教的德国人,他对奥匈帝国的局势还是比较清楚的。毕竟奥地利人也是德意志人,只不过因为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地区的原因,让奥地利人被排除在了德意志之外。

    “既然穆罕默德将军也认为奥匈帝国有可能帮助我们,那外交部门就一起联系吧。”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连连点头,脸上早已没有了慌乱的神情。

    “谁能拉拢奥匈帝国和英国其中之一加入这场战争,谁就是帝国最大的功臣。等这场战争结束之后,我会按功行赏,一一表彰你们的贡献。”有了解决办法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可谓是喜笑颜开,连连向自己的大臣们许诺丰厚的奖赏。

    有着阿卜杜勒哈米德承诺的承诺,诸多大臣们也纷纷有了更多的动力,开始为了奥斯曼帝国的未来行动起来。

    在奥斯曼帝国国内对于糟糕的战争局势进行讨论的同时,英国和奥匈帝国国内,也在进行着相关的讨论。

    虽然英国人不愿意干涉这场战争,但英国人对于这场战争的关注是空前的。

    早在普列文要塞被攻克的时候,英国政府就紧急召开了会议,讨论是否加大对奥斯曼帝国的支援。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普列文要塞被攻克短短两周半的时间里,奥斯曼帝国兵败如山倒,连索菲亚和佩尔尼克这样的重镇都已经被俄国军队攻破。

    英国政府甚至还没讨论出是否加大对奥斯曼帝国的援助,奥斯曼帝国就几乎要在这场战争中失败了。

    这也让英国政府的讨论从是否加大援助变成了是否加入这场战争,毕竟如果奥斯曼帝国失败的话,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可就无人可挡了。

    5000字二合一章节,求支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