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兵败如山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兵败如山倒 (第2/3页)

,两者可以说是缺一不可。

    但要命的是,奥斯曼帝国向巴尔干半岛运兵必须要通过马尔马拉海,谁能掌控马尔马拉海和爱琴海,谁就能将奥斯曼帝国直接一分为二。

    奥斯曼帝国国内最恐惧的,就是俄国人一路打到君士坦丁堡,将奥斯曼帝国直接赶出巴尔干半岛。

    偏偏目前的俄国人已经有了这样的趋势,如果无法阻止俄国的进攻,奥斯曼帝国或许就只剩下小亚细亚半岛了。

    “诸位,你们还有什么办法吗?帝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如果我们无法击退俄国人的进攻,或许奥斯曼帝国将不复存在。”奥斯曼帝国的新任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一脸悲痛的说道。

    本来奥斯曼帝国的皇位是由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哥哥穆拉德五世继承的。但穆拉德五世过度亲近法国,反而厌恶和巴尔干半岛很近的俄国。

    这让穆拉德五世仅仅继位93天就被以精神病的名义废除皇位,改由穆拉德五世的弟弟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继承皇位。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在之前并未被当做继承人培养,他也只是个35岁的年轻国王。面对帝国存亡的危机时刻,他的脑海中只有慌乱,只能将目光看向自己的大臣们。

    前线军队总司令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对着饱含期待的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说道:“我们前线的军队已经无力抵抗,除非我们愿意放弃普罗夫迪夫以北的所有土地,否则就只能依靠英国人的支援。”

    奥斯曼帝国自己的财政状况是十分糟糕的,就算想要组织援军支援巴尔干半岛,也得要等到英国人的援助到达才行。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奥斯曼帝国是靠着英国人的援助才坚持到现在的。只要英国人的援助中断,奥斯曼帝国将会立刻陷入财政危机,这场战争也就不用打了。

    闻言,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又将目光看向自己的外交大臣,询问道:“英国人到底愿不愿意帮助我们打赢这场战争?如果我们在这场战争中战败,伊斯坦布尔可就是俄国人的了。”

    奥斯曼帝国当然明白英国支持自己的原因,那就是防止俄国人获得伊斯坦布尔和海峡的控制权。

    只是英国人虽然口口声声许诺会支援奥斯曼帝国,但除了资金和物资的支持之外,在战场上压根没有看到任何一名英国士兵。

    光靠奥斯曼帝国自己的兵力,目前已经无法阻挡俄国的进攻。要是英国人还没有做好下场支援的准备,那奥斯曼帝国也就只能求和了。

    “距离我们上一次联系英国人已经过去了半个月的时间。英国人上一次的态度并不愿意加入这场战争,但是他们愿意提供更多的资金和粮食的支持。”奥斯曼帝国外交大臣无奈的摇了摇头,回答道。

    英国明显还没有做好和俄国打一场战争的准备,他们的支援更多的是武器装备和资金以及粮食方面。

    这些援助对奥斯曼帝国来说确实很有用,但却压根改变不了前线战场的局势。

    “再联系英国人,我需要知道他们的具体态度。”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吩咐道:“告诉那些英国人,如果他们不愿意在这场战争中支援我们,出于保全帝国的考虑,我将在一个月后和俄国人展开和平谈判。”

    一个月正是阿卜杜勒哈米德奥是给英国人的期限。如果一个月内英国人还没有任何行动,奥斯曼帝国就只能被迫向俄国投降。

    这也是在提醒和威胁英国人,如果无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君士坦丁堡和海峡可就是俄国人的了。

    奥斯曼的外交大臣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明白。

    随即,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又将目光看向了前线的总司令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吩咐道:“穆罕默德将军,我希望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军队能将俄国人阻挡在普罗夫迪夫以北。

    如果一个月后我们能迎来英国人的援军,那将会是我们收复索菲亚和普列文要塞的机会。

    但要是英国人不愿意加入这场战争,我们也能确保首都伊斯坦布尔不会被俄国人攻占,我们仍然还会有退路。”

    只要伊斯坦布尔还在,奥斯曼帝国仍然还能从小亚细亚半岛调集源源不断的兵力和物资前往巴尔干半岛。

    但要是伊斯坦布尔都被攻克的话,奥斯曼帝国的政府只能被迫撤往小亚细亚半岛,帝国也将彻底丧失对巴尔干半岛的控制。

    离开巴尔干半岛容易,再想要重回巴尔干半岛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一旦奥斯曼帝国失去对巴尔干半岛的控制,像塞尔维亚,保加利亚这些国家一定会在俄国的支持下纷纷独立,并且各自划分对巴尔干半岛的占领。

    这些民族对奥斯曼帝国的仇恨毋庸置疑,他们占领这些土地之后,奥斯曼帝国再想要重回巴尔干半岛可就得一个一个打过去了。

    对于目前孱弱的奥斯曼帝国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因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