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李承乾:最后都是我的(新年好) (第3/3页)
侍文忠,恭敬地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否?”
李承乾抬眸,看向文忠,道:“但说无妨。”
文忠恭敬道:“裴行俭与这裴怀节同出河东裴氏一族。”
“裴行俭在殿下身边屡立奇功,深受殿下恩宠与器重。”
“或许可借此同宗之谊,凭借裴行俭在殿下身边之地位,来赢取河东裴氏之支持。”
此言一出,船舱内众人目光皆聚焦于文忠。
李承乾微微眯目,若有所思。
李元昌眼中闪过惊喜,连忙拱手道:“文内侍所言甚是!”
“裴行俭在殿下麾下尽显才能,在裴氏家族之中,想必亦有一定威望。”
“若能借他牵线搭桥,与裴怀节建立更为紧密之联系,进而争取裴氏家族之支持,此事大有可为。”
赵节亦点头赞同:“不错,裴氏家族虽如今勉强算得上豪族,比不上五姓七望那般显赫,可在洛阳也有一定之势力与人脉。若能将其拉拢过来,对殿下在洛阳之布局,无疑是一大助力。”
李承乾微微点头道:“元昌,你即刻安排裴行俭与裴怀节私下相见,以同宗情谊叙旧为名,探探裴怀节之心意,了解裴氏家族之意向。”
“切记,一切行事务必谨慎,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起裴氏家族之反感与警觉。”
“是,殿下”李元昌领命应道。
随后,话题又转至洛阳之世家势力。
李元昌接着说道:“殿下,洛阳城内世家林立,势力盘根错节。”
“定鼎门大街北部之里坊区,乃高层文武官员与部分世家大族之聚居之所。”
“就如长孙氏,因长孙皇后之故,在朝中地位尊崇,家族中有不少人在洛阳任职。”
“为便于参与朝廷事务,与皇室往来,他们在这一区域购置宅邸。”
“平日里,长孙氏子弟频繁出入皇城宫城,与各方势力交往密切,在洛阳官场之上亦有一定之话语权,对洛阳之政治走向,有着不可忽视之影响力。”
赵节补充道:“洛北里坊区,尤其是漕渠以北,是开国元从功臣与部分世家之聚集之地。”
“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在道政坊等地建有宅邸,他们家族子弟多为官。这些崔氏子弟凭借家族之声望与人脉,在仕途上一路顺遂。”
“他们在洛阳城内广结人脉,与各方势力均有联系,无论是官府议事,还是地方事务,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李承乾微微皱眉,神色凝重,问道:“那以洛阳南市为中心之里坊区呢?那里情形如何?”
李元昌连忙回应:“殿下,洛阳南市乃商业中心,经济繁荣。”
“一些注重商业之世家盘踞在此。”
“凭借家族在洛阳之根基与人脉,在南市附近购置产业,经营商铺。”
“他们与各地商人往来频繁,积累大量财富,同时也利用赚来之钱财,与其他世家和地方势力建立联系。”
赵节接着说:“太原王氏在洛阳也有一定之势力范围,在定鼎门大街北部和南市周边皆有产业和宅邸。太原王氏子弟常常举办诗文集会,吸引众多文人墨客,与朝中官员相互呼应。”
“弘农杨氏,自东汉起便极为显赫,家族成员在朝廷和地方都有任职,在洛北里坊区亦有宅邸。”
李承乾靠在椅背,陷入沉思。
许久,缓缓说道:“这些世家势力错综复杂,欲掌控洛阳,必须审慎对待。”
即便是李承乾,也不可能说直接跟大唐天下世家为敌。
世家在大唐根基深厚,其影响力渗透到朝堂、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朝堂之上,众多世家子弟身居要职,他们相互勾结,形成庞大的政治网络。
对于在大唐,首先打击的是五姓七望,毕竟他们本身就是魏王党,这不会有多大影响。
其次就是提升科举,废除投行卷,对考卷进行糊名。
这样才能真正从寒门中选拔人才,断掉世家垄断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