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7章:回长安是不可能回长安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277章:回长安是不可能回长安的 (第1/3页)

    七日后。

    都里镇。

    这里是高丽最为重要的港口,都里镇作为当地的重要沿海区域在高丽的统治下发展。

    历史上张亮率水军横渡渤海,就是在都里镇登陆。

    唐朝中期,契丹攻占营州,切断辽东与幽州的陆路,唐朝与辽东两地的往来改由青州至都里镇的海路来实现。

    在后世,这里便是素有“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之说的旅顺口。

    海岸边,黎明的曙光悄然划破夜幕,给浩瀚的大海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

    李承乾站在高处,目光所及之处,是一片令人震撼的景象。

    数百艘大船整齐地排列在海面上,仿佛一片钢铁与木材铸就的森林。

    为首的旗舰,宛如一座巍峨的海上堡垒,高高耸立在船队前方。

    船身巨大而坚固,由厚实的橡木打造,每一块木板都经过精心挑选与打磨,紧密拼接在一起,抵御着海浪的冲击。

    船头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神兽,旗舰的桅杆高耸入云,数面巨大的旗帜在海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旗帜上绣着的金色龙纹与“李”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彰显着太子李承乾的尊贵身份。

    旗舰之后,一艘艘运兵船紧密相随。

    它们身形庞大,船舱宽敞,足以容纳大量的士兵。

    运兵船的甲板上,神武军的精锐将士们整齐排列。

    他们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整齐地站立着,仿佛等待出征的钢铁长城,

    只要李承乾一声令下,便能勇往直前,赴汤蹈火。

    阳光洒在铠甲上,反射出冰冷的光芒。士兵们的眼神坚定而锐利,透露出一股无畏的气势。

    在船队的两侧,是装载着各类物资的货船。

    这些货船的船身稍显宽阔,吃水较深,显然装载着沉重的货物。

    一艘艘货船紧密相连,绵延数里。有的货船装载着堆积如山的粮食,米袋、麦袋层层叠叠,这些粮食经过精心筛选与储存,将为大军的行程提供充足的补给。

    有的货船则装满了崭新的兵器,长枪、长刀、弓箭等在船舱中摆放得整整齐齐,每一件兵器都闪烁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征程。

    而那些承载着新式纺织机的船只,更是意义非凡。

    纺织机被妥善地安置在船舱内,用厚实的毡布包裹着,以防在航行中受到损坏。

    棉花如今已经开始大面积种植。

    今年秋收,便是棉花大规模产出的时候,届时棉衣将会批量生产。

    目前大唐来说,纺织机主要是手摇纺车,脚踏纺车,斜织机,多综多蹑织机,束综提花机。

    这自然是站在当今时代的巅峰。

    然而李承乾制造的这些纺织机,是有着被称为后世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的‘珍妮纺织机’,现被称为辽东纺织机。

    手摇纺车每次只能纺 1锭纱线,脚踏纺车有三锭和五锭等不同类型,以三锭脚踏纺车为例,其效率相比手摇纺车提高了两三倍。

    然而李承乾制造的纺织机,在经过不断升级改进后,虽说没有达到珍妮纺织机巅峰的80个纱锭,但已经有60个纱锭。

    这等于是手摇纺车效率的数十倍。

    跟多综多蹑织机,束综提花机主要用于织造复杂花纹和图案的织物不同,珍妮纺织机侧重于提高纺纱的产量和效率。

    在王朝时代,衣服可是硬通货,所谓丝绸之路,贸易也主要是在丝绸。

    对于普通底层的百姓来说,衣不蔽体,足上无鞋才是常态。

    一条裤子,一件衣服,甚至能够一代传一代,乃至于传承上百年。

    破衣烂裤,都能在典当行当出钱财来。

    棉花的大规模种植,纺织机的推广,李承乾自然是要逐渐的让大唐百姓更加富裕起来。

    这也是李承乾准回到大唐后,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说来有些好笑。

    当初李承乾攻入高丽境内时,依仗的心腹自然是大唐来的将士。

    然而这次返回大唐,这五万神武军精锐,有四万余乃是原高丽,新罗,百济之将士。

    之所以会这样,因为曾经攻打高丽时,对于汉人将士而言,他们的家在大唐,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