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6章:不回长安,就废太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276章:不回长安,就废太子 (第1/3页)

    “太子是否谋反,尚无定论。”

    “即便其有不轨之心,在长安城中,天子脚下,亦难以施展。”

    “陛下圣明,洞察秋毫,定会妥善处置。”

    “晋王只需做好自己,以不变应万变。”

    “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暴露意图,陷入被动。”

    “若太子回了长安还要谋反,晋王可在适当时机,向陛下表明忠心。”

    “向陛下说明,支持太子,乃出于对兄弟情义的看重及对朝堂稳定的考量,并非知晓太子谋反意图。”

    “换而言之,只要太子没有暴露出谋反意图,晋王暂且就只能站在太子这边。”

    李勣循循教导。

    如今的局势,早就跟以往不同,成了太子一家独大。

    李勣看得清楚,即便太子回了长安,只要陛下不是直接拿下太子,那么魏王那边,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太子真正的对手,只有陛下。

    魏王不过是陛下台前跟太子打擂台的傀儡,哪怕是说得到了五姓七望的全力支持,那也只是外围的影响力,权力的核心地带,最终还是落在太子跟陛下这里。

    在这场政治博弈中,晋王现在能做的,就是自保。

    再就是静静的等待时机。

    李治感激地说道:“李公,您的一番话如醍醐灌顶,让我茅塞顿开。稚奴定当谨慎行事,不辜负李公的一番教导。”

    自称稚奴,李治已经被李勣所折服了。

    他没有魏王的优势,亦没有太子的强势。

    想要往上一步,只能依赖于他人助力。

    李勣语重心长地说道:“晋王,与其他皇子交往,要保持谦逊有礼,不可张扬。”

    “对于支持太子的大臣,晋王应以礼相待,表达尊重,让他们感受到晋王的诚意。”

    “对于摇摆不定的大臣,晋王可适时展现自身能力与抱负,吸引他们的支持。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急切。”

    “至于支持魏王的大臣,晋王无需刻意讨好,但也不要轻易得罪。维持表面的和谐,以免树敌过多。”

    随后,李勣又教导李治诸多细节,包括向陛下进言的时机,合适的措辞,语气,以及在不同情形下如何应对其他皇子和大臣的反应。

    在李勣心里,自然是希望最后的赢家属于晋王。

    ——

    辽东,神武宫。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厚重的雕花窗棂,洒在李承乾的寝殿内。

    李承乾在睡梦中微微动了动,缓缓睁开双眼,眼神中带着初醒的迷离,却又透着一股历经磨砺后的坚毅。

    身边是还沉浸在睡梦中的狄奥多西。

    似乎是听到了动静,哼哼了几声,不过因为太过疲惫,依旧睡得香甜。

    自从狄奥多西来到辽东,就跟金胜曼很不对付,两人暗中多番争宠。

    这些事情,李承乾也是知道的,倒也没有太过在乎,只是招呼内侍文忠看着点,别搞得太过分了就行。

    外屋。

    内侍文忠已经带着宫女等候。

    听到动静,服侍的宫女轻步入内服侍。

    因着狄奥多西也在的关系,文忠知晓太子脾性,并未进来。

    等到太子出来后,再安排宫女此后洗漱穿戴,准备早膳。

    早膳过后,李承乾便前往书房。

    书房内,摆满了各类辽东地区的军事布防图、民生规划图,以及大量的奏折。

    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

    李承乾掌握着整个辽东的军政大权,与此同时,自然也提前过上了相当于皇帝的日子。

    这就跟大明的朱元璋一样,如果选择紧握权力,那么事务也会变得繁多。

    当然,李承乾也不会像是朱元璋那样,把大大小小的所有事务都全部抓在手里,那样可真是太累了。

    即便是下放了大量权力,可政务依旧很是繁多。

    仔细翻阅着近期各地呈上来的民生奏折,看到辽东百姓在新政推行下,粮食产量渐丰,商业也日益繁荣,李承乾微微点头,面露欣慰之色。

    现如今辽东老牌贵族被大量审判,权力直接落到乡村一级,政令通行,整个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