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0章:缝隙里的长孙无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270章:缝隙里的长孙无忌 (第3/3页)

通过军事话题,进一步试探长孙无忌的立场。

    长孙无忌道:“殿下此举极为明智。辽东地处边陲,战略位置重要。加强军事防御,不仅能抵御外敌入侵,还能震慑周边各国。殿下可在边境要地修筑堡垒,增设烽火台,加强巡逻。同时,选拔优秀将领,训练精锐之师,提升军队战斗力。”

    长孙无忌的回答中规中矩,既表达了对李承乾军事计划的认可,又没有过多涉及具体的权力分配。

    最主要的是,长孙无忌明白,兵权这块,恐怕是太子的红线。

    李承乾微微点头:“舅舅所言极是。只是,这军事防御所需的粮草、兵器等物资,耗费巨大。孤正为此事烦恼,舅舅可有良策?”

    李承乾抛出一个难题,想看看长孙无忌如何应对。

    长孙无忌心中一动,他意识到这是一个获取权力的机会。“殿下,此事确实棘手。臣以为,可在辽东设立专门的军需供应机构,统筹管理粮草、兵器的生产与调配。臣愿意为殿下分忧,亲自负责此事,确保物资供应充足。”

    长孙无忌主动请缨,试图借此掌控部分军事后勤权力。

    李承乾心中冷笑,他自然明白长孙无忌的心思。“舅舅愿意为我分忧,孤感激不尽。”

    “只是,此事关乎重大,还需从长计议。孤听闻,最近朝中对孤在辽东的举措,颇有微词。”

    “舅舅久在朝中,想必知晓一二,不知舅舅有何看法?”

    李承乾巧妙地转移话题,将矛头指向朝中的舆论,同时也暗示长孙无忌,自己对朝中局势并非一无所知。

    长孙无忌心中一凛,他没想到李承乾会突然提及此事。“殿下,朝中确有一些不同声音,但大多是对辽东局势的担忧,并非针对殿下。臣以为,殿下只需将辽东治理得井井有条,让陛下看到成效,那些声音自然会消失。”长孙无忌试图淡化朝中的反对声音。

    李承乾微微皱眉:“舅舅所言虽有理,但孤总觉得背后有人在推波助澜。舅舅在朝中人脉广泛,还望舅舅能帮孤查明真相。”

    李承乾将查明真相的任务交给长孙无忌,想借此牵制。

    长孙无忌无奈点头:“臣遵旨。殿下放心,臣定会尽力查明此事。”

    李承乾接着说道:“还有一事,舅舅。孤听闻,父皇有意削减孤在辽东的兵权。舅舅,你说父皇此举是何用意?”

    李承乾目光紧紧盯着长孙无忌,试图从他的反应中找到答案。

    此兵权非彼兵权,而是大唐朝廷认可的兵权。

    当然,李承乾要招兵买马,多少兵力也是他自己说了算。

    只是以此为借口,看长孙无忌怎么回答。

    这无中生有的话,长孙无忌心中暗惊,他没想到李承乾会如此直接地提及此事。

    “殿下,陛下此举或许是出于对全局的考量。如今辽东已平,陛下可能认为无需如此庞大的兵力驻守。”

    “但殿下放心,臣定会为殿下传信,说明辽东局势的复杂性。”

    长孙无忌试图在李承乾和李世民之间周旋,既不得罪李承乾,又要维护李世民的权威。

    李承乾冷笑一声:“父皇此举,恐怕不只是为了辽东局势吧。舅舅,你我都清楚,权力这东西,一旦失去,再想夺回就难了。孤在辽东苦心经营,为的就是能为大唐守好这片疆土,可父皇却.”

    李承乾故意没有说下去,但他的不满已经溢于言表。

    长孙无忌赶忙说道:“殿下切勿多想。陛下对殿下的功绩还是认可的。只是,陛下身为一国之君,需考虑的事情众多。”

    “殿下不妨主动向陛下表明忠心,同时展示辽东的治理成果,或许能打消陛下的顾虑。”

    长孙无忌试图安抚李承乾,同时也提醒他要注意与李世民的关系。

    李承乾微微点头:“舅舅说得对。孤确实该找个机会,好好向父皇表表忠心。”

    “只是,孤担心,即便孤表明了忠心,父皇还是会对孤有所猜忌。舅舅,你说孤该如何是好?”

    李承乾再次向长孙无忌请教,试图从他那里获取更多应对李世民的策略。

    长孙无忌思索片刻,说道:“殿下,陛下最看重的是江山社稷的稳定。殿下可在辽东推行一些对大唐有利的政策,比如加强与内地的贸易往来,促进文化交流等。”

    “如此,既能让陛下看到殿下对大唐的贡献,又能增进辽东与内地的联系,让陛下放心。”

    李承乾笑道:“舅舅果然老谋深算。孤就按舅舅说的办。”

    “只是,这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也需要有人来具体负责。舅舅,你看朝中谁比较合适?”

    李承乾又将问题抛给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心中明白李承乾的意图,他略作思考后说道:“殿下,臣举荐礼部侍郎王珪。”

    “此人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且对贸易和文化交流颇有见解。若让他负责此事,定能不辱使命。”

    长孙无忌推荐王珪,既考虑到王珪的能力,也有自己的一番算计,希望通过举荐之人,在辽东事务中获取更多话语权。

    李承乾微微点头:“舅舅推荐的人,孤自然信得过。那就让王珪来负责此事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