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六章局势紧张,各有谋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二百六十六章局势紧张,各有谋划 (第2/3页)



    哪怕是作为局外人,也未能观清局势。

    “若是算上我们的助力,谁的赢面更大呢?为了大唐的江山,也为了天下的百姓,有些事,我们不可不为之,而且我们身肩太宗皇帝之密旨,言正…”

    房玄龄已定下了决心,为了天下,肯定是要委屈一些人了。

    ……

    “启奏陛下,王方翼将军加急送来重要信件!”

    一声高呼打破了皇宫内原本的宁静。

    只见娄师德神色匆匆地步入大殿,双手恭敬地将一封密封完好的信件,小心翼翼地放置于那雕刻精美的皇案之上。

    此时的皇宫,自李治掌权以来,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皇城内的所有布防皆已焕然一新,呈现出一番崭新气象。而那些曾经负责宫廷安全的禁军们,也大都被替换掉了。

    之所以如此大动干戈,实乃事出有因。

    要知道,李治已然公然向强大的氏族门阀举起了手中的利刃,毫不留情地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

    在此前的禁军中,可有着不少出身门阀世家的子弟。

    为了确保自身安全,避免遭遇可能来自这些门阀势力的刺杀报复,李治又怎能不彻底清洗这支禁军队伍呢?

    而今,整个皇城的安危重任,都已交托到了娄师德的肩上。

    即便是以往颇受信任,屡立奇功的不良人组织,此刻也被排除在了这场保卫皇权的核心之外。

    此时此刻,守卫着这座巍峨皇宫的将士们,无一不是李治的心腹亲信。他们忠心耿耿,唯李治这个皇帝之命是从。

    年纪尚轻,但其高深莫测的政治手段和果敢决绝的行事风格,正逐渐崭露头角,展现出令人惊叹不已的统治才能。

    毫无疑问,他乃是天生的弄权高手。

    “吾弟亲启!李承乾。”

    在那信封的封面上,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犹如龙飞凤舞般跃然纸上,显得格外醒目。

    此信并非出自王方翼之手,而是李承乾亲自书写而成。

    “吾弟,兄,也从未料到竟会是以如此之势,与弟相会。当年,氏族门阀势力横行无忌,兄与太宗皇帝商,布下了此绞杀之局。”

    “时光荏苒,历经数年,皇天不负。在与弟配合下,剿灭氏族大祸,还政清明。”

    “可叹如今,兄、弟兵戎相见,同室操戈之举,令天下人耻笑之,外有吐蕃、西突厥虎视眈眈,稍有不慎,社稷危之。兄特邀弟一叙。”

    李治缓缓放下手中信件,面色凝重,许久都没有言语一声。

    尽管这封信中的言辞恳切,所述之事也似乎合情合理,但他已然登基称帝,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若是对方想要借此机会逼迫自己交出手中掌握的至高权力。

    扪心自问,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恐怕自己无论如何也是难以心甘情愿就范的吧。

    古往今来,天下之人争夺不休,所图的无非就是成为这主宰万民的帝王!

    就在这时,一旁的娄师德见李治神色有异,忍不住开口询问道:“陛下,不知究竟发生了何事?莫非是战局出现了不利于我方的变故?”

    李治缓缓地抬起头来,目光坚定而深邃,缓声道:“并非如此啊!此次乃是前太子李承乾邀请朕前去会面。”

    站在下方的娄师德听闻此言,脸色骤变,急忙上前一步拱手劝谏道:

    “陛下万万不可!那李承乾此人阴险狡诈至极,微臣对他过往所赢得的每一场战役皆有深入研究。观其作战之法,无一不是靠各种计谋得逞。此番邀约,其中必定暗藏奸诈阴谋,微臣认为陛下切不可轻易赴约,以免中计。”

    然而,李治却不为所动,他微微一笑,镇定自若地回应道:

    “娄爱卿所言不无道理,但如今战局已然陷入僵持状态,如果朕拒绝前往,不仅无益于国家社稷,反而会让局势进一步恶化。况且,李承乾既然主动相邀,想必是有所图谋。不过,有诸位将军和忠义之士在朕身旁护驾,即便前方是龙潭虎穴,朕又有何惧?”

    说到此处,李治的眼神变得愈发锐利起来,仿佛能够洞穿一切迷雾。

    他深知当前形势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