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没救的楚国 (第2/3页)
不过无论如何,双方也都在尽量使用盘外招,想要凭借纯粹战争以外的手段战胜对方。
这对嬴政来说怎么都是一件好事,嬴政更是不遗余力的盯紧了他们两兄弟,想方设法的在中间添油加醋,挑拨离间。
就这样,秦王政十七年也过去了。
除了楚国乱个不停,整个大秦都在蓬勃发展,两年多的时间下来,魏地和齐地也消化的差不多了,都走上了正轨。
几位阁臣在去年就陆续自总管区撤了回来,只在各地留了中央部分部门分部。
大秦的发展,一切稳定。
嬴政也又多了几个孩子。
王后嬴馨终于有了一位公主,嬴政为其取名嬴沅,齐国新来的那位公主殿下,也诞下了一位公子,鸿渐。
农家的小蜜罐子田蜜也诞下了一个公子,名乐天,这给她高兴地不行。
还有娥皇也终于有了一个孩子,虽然只是公主,但也够她开心的了,起码没比她妹妹差。
秦王政十八年到了。
嬴政依旧没有着急攻伐楚国,齐地和魏地虽然已经走上正轨,灭掉楚国也并不难。但是灭掉楚国之后的治理还并没有做好万全准备,基层官吏在分布魏地齐地以后,还是不够了。
哪怕是提拔了许多魏地齐地的士子,但是依旧还是人员紧张。
楚地习俗和中原生活习俗等差异较大,而且地广人稀,贵族独立性强,东南部开发程度低。
还有,拿下楚国以后,就要大秦面对百越的骚扰了,既然拿下楚地,就也要稳住百越,不能让那些蛮夷捣乱。
目前还是要再等一等,对于楚国的吸纳消化,不能操之过急。
需要把贵族和平民分开来,对于平民,要怀柔,主要是进行意识形态和宗教习俗的改造,让百姓接纳大秦。
只有思想文化统一,才是真正的统一。
至于贵族,那就只能重拳出击了。
楚地的贵族独立性较强,还又散又多又杂,历代楚王都想要削弱贵族势力,然而终究是功亏一篑。
楚地贵族掌有大多数土地,并且在自己家封地拥有铸币权,收税权,可以拥有大量私兵,在楚国还享有多项免税权,另外盐铁铜矿等也都被各地封君贵族所垄断。
楚地的贵族已经达到了‘封君太众,上逼主而下虐民’的地步。
如果对这群人怀柔,想要采取怀柔的手段,逐渐让楚地百姓融入大秦,基本是不可能的。
无论什么政策,在这群人的手中,都会变成难以辨别的东西。
楚国虽然是率先发明县制的,但是很遗憾,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楚地一开始就实行‘分封制加羁縻政策’,这种半自治模式使楚国贵族从一开始就具备独立军政权力,王族支系可自行建立宗族武装,独立性极强。
楚国在扩张过程中,为了可以较快吃下新地,将征服地区分封给军功贵族,形成‘外姓封君’制度。这种殖民分封模式导致贵族势力尾大不掉。
还有就是地理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