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371章 你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吗? (第1/3页)
第二天一大早,张潮亲自送四位老师去了机场,又一个人回到福海,却没有马上回家。
他直接打车回了福海市区,沿着东街口八一七大道漫无目的地闲逛起来。
自从出名以后,他每次回家都轻省不了几天,很快就会被得知消息的各界人士围堵,烦不胜烦。
虽然也告诉父母尽量不要将自己回来的消息告诉别人,但是有心人一看他爹两天输棋了也满脸笑,他妈妈忽然买了一堆鸡鸭鱼肉,就知道张潮回家了。
所以靠他俩保密等于泄密。
这次回家也是,才呆了几天啊,又收到一沓学校演讲、开业剪彩、企业讲座的邀请,家里的访客也多了起来。
张潮想干脆在福海市区做一天“街溜子”,等晚上家里人散了再回去,顺便也构思一下自己的新作品。
关于这部新作品,他昨天没有和老师们说的是,他不再想写长篇了,而想以「短篇集」的形式来呈现。
从近在眼前的2007年开始,一直到自己重生前的2024年,一共十八年,也一共十八篇。
每篇的标题,都取自中国、以及世界文学史上最有名的那些中短篇的篇名——
《狂人日记》《受戒》《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变形记》《变色龙》《项链》《警察与赞美诗》《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甚至在的结构上,也会“戏仿”原著,只不过内容将是自己对这个世界未来十八年的预言——当然这是对读者来说。
而对于张潮,这又成了不折不扣的“回顾”——只是这种“回顾”,将不会有任何可检索的资料可以查阅,一切都是他脑子的一团毛线球。
张潮所写的所有内容,都将在“2007年”这个现实框架向未来延伸,所以他必须找到这团毛线的每一个线头。
“触控屏手机”“3G-4G移动互联网”“动车-高铁”“电动汽车”“移动支付”“直播经济”“金融危机”“贸易战”“AI”……
这些科技发明、终端产品、重大事件,有些已经初现端倪,有些还在酝酿蓄势,它们相互纠缠、咬合、驱动、反制……
十八篇,将如十八幅相互独立,又隐约相关的图景,将他记忆中的未来勾勒一个粗旷的轮廓,让读者既能看见自己的现在,又能思索可能的未来。
这本书里当然不会有任何精确的预言,每一篇都会在“现实”基础进行些许的偏移。
这样一方面是避免自己真的成了“神棍”,另一方面也是对张潮记忆的未来进行反向的“矫正”——
每一个伟大的人造物,人类在最初的兴奋过后,就会惋惜它竟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局限,带来了这样那样的新问题。
于是人类为了再次突破局限、解决问题,又踏上了发明新造物的旅程。
这个过程既像祝福,又像是诅咒,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史无止境地循环着。
张潮的这十八篇作品里的“未来”,都会比他记忆里的“未来”,更乐观一些、更极致,但是同样也将带来更多、更强烈的负反馈。
至于第一篇,张潮已经想好了,就是……
当张潮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维风暴当中,忽然他的肩膀被人拍了一下——
“这位同学,这位同学,能帮个忙吗?”是一个清脆的年轻女孩的声音。
张潮回过神来,只见眼前站着一个身穿职业装、斜披着礼仪绶带的小姑娘正满眼期待的看着她。
见张潮的眼睛逐渐重新聚焦,小姑娘“歘歘”往他怀里塞了几张彩色的宣传页,焦急地道:“同学,帮帮忙,等一下到前面这个楼盘的售楼部排排队好吗?
进去以后你只要呆满半个小时,就可以拿这张券去肯德基领一杯可乐、一个汉堡和一个辣翅,哦,还有50块钱劳务。
拜托拜托!”
说罢还没等张潮答应,又“歘”一下从张潮面前闪现消失,瞬间出现在后面一个人身前,开始重复刚刚的说辞。
张潮看看手里的宣传单,接着抬头看了眼前方,只见四栋崭新的高楼拔地而起,楼体上镶嵌着灿烂的四个大字:
「阳光白金汉宫」
张潮咧嘴乐了,这不是后来福海鼎鼎有名的豪宅楼盘吗?怎么还需要雇人排队?
此时小区门口已经是红毯遍地、彩条飘飘,还有两列鼓乐队正装待吹,这时候售楼部门口的人龙已经排到他跟前了。
张潮不喜欢凑热闹,正想转身离开,结果一双大手把他拦进了队伍,一个经理模样的中年男人吆喝着:“自然一点,不要像小学生排队,要踊跃一点才真实。好了,记者要来了!”
队伍在他的指挥下瞬间“汹涌”起来,又来了几个人把张潮挤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