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6章 连锁反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356章 连锁反应 (第2/3页)

不是在张潮演讲过程当中中风的!哪有端着脏水往自己身上泼的道理?新浪网的记者们这个素质堪忧啊!”

    现在已经是万家灯火的晚间时刻,作协还有几间办公室、会议室灯火通明。

    张潮给铁宁打完电话以后,她就意识到兹事体大,很可能牵一发动全身,甚至会引发超出文学范畴的连锁反应,所以立刻把名誉主席王蒙叫过来加班了。

    王蒙不愧是当过文化战线领导的老兵,立刻就敏锐地指出先不用担心报纸方面的反应,而要注意互联网舆论,不要因为追求耸动效应而让张潮在日本陷入被动境地。

    所以才有了新浪网改换新闻内容的事件。

    不过作协内部对张潮的怨气还是比较大的,毕竟青年作家代表团赴日之期就在眼前,如果因为此事生出变数,那意味着前期的许多工作都白做了。

    这可是可以写进年度总结的重要工作成果啊!

    王蒙也看出了众人的情绪,于是对坐在电脑前的作协办公室干事小刘道:“小刘,你是年轻人,经常上网,你说说看现在咱们国内网友们普遍都怎么看待这件事?”

    小刘立刻就道:“两个字——解气!”

    王蒙笑道:“好,那再说说看,为什么解气?”

    小刘道:“这还不明摆着,石原这个老……家伙以前说过多少气人的话,最气人的就是那句「南京大屠杀是‘虚构故事’」。我记得当时新闻报道的时候我还在上大学,恨不得立刻飞到日本给那老家伙一电炮!

    这次他被张潮气到中风,也算是天道好轮回!王老,张潮可是给咱们中国人出了一口恶气,您可不能批评他。”

    王蒙板起脸来道:“要是我批评了他,是不是我就不是‘王老’,而是‘王蒙老家伙’了?”

    小刘被说红了脸,讷讷地低下了头。

    王蒙哈哈笑道:“和你开玩笑的。”然后转身对会议室里的其他人道:“你们看,这是现在年轻人的看法。”

    立刻就有人不服气地道:“这是小刘一个人的看法……”

    王蒙不理他,转身对小刘道:“给你二十分钟,你把网络上有代表性的意见都截取下来,做成文件,打印出来给我们这些‘老家伙’们看看。”

    小刘连连点头,双手在键盘、鼠标间乱飞,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打「魔兽争霸3」。

    二十分钟后,一份20多页的WORD文档就被打印成多份,发到了作协各位“大佬”手里,小刘一边分发文件,一边有些倔强地道:“不是我先入为主——我已经尽量找了网络上对张潮的批评意见了,可真是太少了……”

    说着,眼眶都些红了。

    王蒙连忙安慰道:“放心,我们都知道你很用心……”

    大家翻阅着20多页的文件,发现确实对张潮批评少之又少,最严厉的一条页不过是:

    【说得好听,不就是吃爱国流量?】

    其他的帖子以及相关留言可就精彩纷呈了——

    【建议给张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气人这块他属实非遗级别,要大力传承、发扬!】

    【石原这老右翼早该有人治治了!撒花支持张老师!】

    【当年鲁迅在日本学医救国,今天张潮在日本以文伐贼,什么叫文化自信啊?这就是了!】

    【别捧杀了行吗?鲁迅可没把政客气进ICU,这要算战绩,建议申报吉尼斯!】

    【建议和郭德纲组队,一个气死日本人,一个笑死中国人。】

    ……

    王蒙把文件往桌上一放,对众人道:“什么叫群众的意见,看到了吗?”

    所有人都沉默下来,王蒙叹了口气道:“所以啊,大家以后就别牢骚什么张潮嘴巴不饶人了。他在国内,还是把文坛上的争论当成‘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的。

    他对石原,可就是上升到‘敌我矛盾’了。张潮老说自己已经‘收着力’了,你们非不信。”

    一番话说得不少人心有戚戚焉,尤其是白烨。经过一年多的“休整”,加上文学批评界整体上和张潮缓和了关系,所以他的“病假”结束了,开始照常参与作协的活动。

    要说在座谁对张潮的毒舌感受最深,非他莫属。白烨也跟着叹了口气道:“张潮这小子……我心服口服!他这不是‘闯祸’,是‘出气’。

    我们不要老抱着旧观念,觉得‘与人为善’。‘与人为善’的前提是‘人与我为善’。

    石原这个人的言论多次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破坏中日友好的大势,张潮这次的演讲,我听得也解气。”

    许多人认为与张潮有“不共戴天”之仇的白烨都这么说了,现场也就没有其他的反对意见了,开始尽力想着怎么把这事尽量圆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