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九十一章 问鬼事(二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四百九十一章 问鬼事(二合一) (第2/3页)

上做出的诗篇,多是残句,叫几人一块对。

    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众人诗兴越推越高,越来越浓,从一开始的因事论诗,变成借事谈诗,最后又是编事接诗,书生们摇头晃脑,举酒论诗中狂态毕露,无不尽兴。

    “青山流水落花中,有路穿云第几重?”

    章俊兴致很高,酝酿片刻,朗声诵道,

    “谁来接?”

    几位士人纷纷应了几句,诸如“自是人间无富贵,却须身在此高峰”,“不是游人能访道,未曾相识也相逢”……但都难以叫人满意,浓烈的诗兴一时遭阻。

    只见段思源垂眉思索后,转头看了陈易一眼,一亮道:“借问道人禅定处…..”

    在“处”字停了许久,几只耳朵探出,嘴巴也跟着把“处”拉长,段思源朝陈易举杯,以眼神示意,一众士子也朝他看了过来。

    这是叫陈易对诗了,同乐共饮……

    陈易头皮发麻,寻常道人除修道外并无杂务,琴棋书画样样不缺,对几首诗词手到擒来,远的譬如吕洞宾、又譬如白玉蟾,近的就是太华神女殷惟郢,可他陈易野蛮惯了,哪里懂什么诗词。

    众人都把“处”字拉得肠子般长,可陈易一时还是没有言语,李成行意识到什么,开口道:“这句太难对了,佳句本天成,道长顺应自然而已……”

    道理大家都知道,只是这么一来,便冷去了许多兴致,于是轩内一时面面相觑。

    陈易吸了口气,没法,不会就是不会,只能承认,

    “贫道游山玩水惯了,不学无术,对诗词一窍不通……”

    说着,他的手掌刺了下,侧眸见殷听雪给他使了个眼色。

    轩内的热火朝天被打断,弥漫起一阵落寞,书生们只能笑几下,哪怕略作缓解,只是落寞终究是落寞,但这时,忽然听那道人一句转折:

    “但等贫道略施小术,便把这一窍给通了。”

    众人疑惑不定间,只见道人掐诀诵咒,眉目间蒙上层薄光。

    陈易用眼角余光看了殷听雪一眼,随口漫吟道:“借问道人禅定处,石梁飞涧泻寒松。”

    周遭一众书生眼睛一亮,连声道“好”。

    道人端坐间只是一笑,

    众人啧啧称奇,

    这是真有本事啊。

    轩内随后连起了几句诗,还不待对上,就都齐刷刷地看向道士,后者云淡风轻,一一应对,得体相衬之余,足见文采,哪里有半点不通文墨?

    人堆里,一人想到什么,朗声道:“道长!道长!我想请问一件异事。”

    “自然可以。”

    那士人略作回想后,缓出口气道:“当年我去河北拜师求学,见到有食人者,那口锅里煮着个小孩…..”

    “眉稀、齿疏、筋黑、目赤?”两世为人,陈易遇到过数回,其中一回就是跟殷惟郢游历地府之时。

    “没见到人,我这手无缚鸡之力见到了怕是回不来了,我跟你说,事情诡异不是诡异在这里,是诡异在……”士人心有余悸,有些颤声道:“我揭开锅,想给人收尸埋了,刚放到地上就听嘣的一声,那小孩活着跳起来,直接跑没影了!”

    陈易闻言笑了一声,缓缓道:

    “这是人参精,你碰到的哪是食人者,就是个采人参的樵夫。”

    众书生本来听那士人说得怜悯心都提了起来,这时听到解答,不由惊奇,那士人了却了一桩心事,舒畅许多,郑重地道谢过后,坐了回去。

    这时只见方才赠诗的章俊上前,开口问道:“道长,这几天我频频做梦,梦到一个女人悬梁垂下,旁边还有一根绳子,往我脖子上套过来,起初还好,可最近勒得越来越紧,呼吸都呼吸不了,敢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陈易沉吟片刻后问道:“章兄可有红颜知己?”

    章俊愣了愣道:“年轻时赶考,在路上认识了一位富家女子…….”

    “可是貌美?”

    “是。”

    “可是未婚?”

    “是…”

    “恰好又相中了章兄的才华?”

    “…是…道长都说中了。”

    章俊连应了几声后,众书生纷纷投去好事的目光,他不禁脸庞躁红起来。

    道人面带微笑道:“世上哪有这么多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