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九十一章 问鬼事(二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四百九十一章 问鬼事(二合一) (第1/3页)

    进了镇子不久,见大红灯笼高挂门头,张灯结彩一派喜庆景象的院子,就是李府了。

    据李成行所说,其父亲李贤乃是黄龙初年的三甲同进士出身,授官身、领俸禄,未补实缺,寻常富户乡绅被尊称“某某员外”,都是虚的,但这可是货真价值的“候补员外郎”。

    而李成行自称才学不如父亲,过去也轻慢过镇神,因此只许到一个举人,曾出仕做过八品的教喻,虽说没两年便因丁忧回乡守孝,但也趁此结交了一批好友,或是同年,或是后辈。

    一进士一举人,李府无疑是镇上的豪富,远远就能看到亭台楼阁、雕梁画栋,进内院后就见极其精致的园子,回廊曲榄、小榭楼窗,莺莺燕燕几位丫鬟迎了上来,一阵嘘寒问暖,李成行随意交代应付几句,接着问道:

    “客人们怎么样了?”

    “还没喝酒,都在等主子回来。”

    “这像什么话,赶紧快把酒上了先。”

    李成行忙叫丫鬟们去备酒,接着转身跟陈易二人道:

    “今日上元节,家中摆了诗会,宴请了些朋友来,两位道长是否有意举杯痛饮?”

    陈易倒不介意,走江湖这么久他素来能将就便将就,何况斩却了上尸和中尸后,便绝了许多不必要的欲望。

    他笑着应道:“那事先说好,我可没什么文采。”

    “道长谦逊了,跟我来吧。”

    李成行引二人走到后院,四周都是白墙,三两株梅花种在边上,冷棕色的冬竹掩映着一处八角轩,远看就能见到几个人影朝这边招手。

    书生们当即停下吟诗作对,只听一人朗声笑道:“主人到了,不枉我们等了这么久。”

    “哈哈,就等致远兄办完事回来,开酒开酒。”

    “本来没诗兴,但见这人影从梅花处走来,当真有意趣。”

    随着几声话语落下,院落当即热闹起来,李成行迎上去与众人寒暄,陈易则四处张望,虽说不是第一回来诗会,但因肚子里没多少作诗的才学,不免觉得格格不入,与他相较,殷听雪则颇觉有趣,杏眼里冒着点点光晕。

    来回走动的丫鬟们忙着烧火煮酒,添上纸墨。

    李成行说笑间已抓起了豪笔,接着在一种锦袍的簇拥下转身道:“这两位是路上结识的道长,据说是京畿人士…..”

    三言两语,李成行便向这一众士子介绍了二人,大虞士林素有玄修之风,听说是京畿来的道长,书生们既热情又好奇。

    李成行旋即为二人介绍这些士子。

    “这位是章郎,单名俊,字子应,这位是耿郎,名蕴涵,字正雅,这位是段兄,本地才子,名思源,字问渠,这位是杜兄…….”

    一一见过礼后,陈易随意寒暄,接着打了个稽首道:“贫道与师妹见过诸位。”

    “莫看道长自称‘贫道’,道法可一点不贫,当时我们在坟地边上,听道长诵过经后,竟然感觉不到半点阴森。”

    “真有此事?”

    “骗你们作甚,道长是真有本事的。”

    众士子都来了兴致,道士里坑蒙拐骗的多,有本事的实在少见,此刻全都半信半疑。

    其中一位身着青袍的面目轩昂的士人章俊当即来了诗兴,自丫鬟手里接过一碗酒,走前递过去道:

    “两位道长这般年轻却有本事,委实罕见,我填首梧桐影相赠。”

    陈易客套几声“不敢当”,接过酒就见章俊回身取笔,捏毫沾墨,另一手虚握腹前算着音律,提笔写下一首短词。

    “清道人,天台女。湖水行风云散天,悠然道法无言语。”

    诗词落下,呈现到面前,陈易等几位书生连声说“好”时,才有样学样道:“好词、好词。”

    “道长可莫急着说好。”

    那叫段思源的士子说着,转头笑问道:

    “章子应,‘湖水行风云散天’,这有风有云,但哪来的湖水?”

    章俊笑着应声道:“不如问渠兄的‘隔窗残烛剪秋灯’。”

    众人于是开怀大笑,诗兴俱是攀登起来,美酒的醇香飘荡轩内,李成行为众人分酒,招呼着大家坐下,几人围在一块行酒令,站在案前,或是对词,或是对诗,还有人说起这一路走来的各种经历,讲得绘声绘色。

    讲到动容处时,自行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