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两拨刺客 (第2/3页)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这么些年来,赵宗全早就养成了谨慎稳重的性格。
用赵策英在背后腹诽的话来形容,那便是只要外面的雨下大些,自家这位老父亲都不敢出门。
“你不懂,人心最怕猜忌!”
自打官家密诏下来后,可是让赵宗全这段时间都没睡好觉,当下面色下略显疲惫,说道:
“何况我们还是太宗后脉,其中牵扯更是繁多!”
赵策英无言以对,只好道:
“但当下陛下诏令已经到了,就算您如何忧心也是无用的。”
“还不如踏实睡觉,以观后效。”
说着,赵策英又突然出声问道:
“不过您这几日一直盯着舆图作甚?”
“我在算汴京到禹州的日程。”
“啊?”
赵策英面露诧异。
算汴京到自家的路程干吗?
莫不是……
莫非自家谨小慎微一辈子的老父亲,心中还有冲劲?
见着儿子惊疑的眼神,赵宗全当即没好气的横了赵策英一眼:
“我是看汴京到这儿的,不是这儿到汴京的!”
“哦。”
赵策英老实点头。
这时候两路来回的日程并不完全一致,毕竟若是途中有水路,那顺流和逆流之间就得抉择,而后水路、陆路更是要权衡一番。
所以可能会有几日功夫的差异。
“不过几日之别,这有什么可看的?”赵策英当即把自己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
闻言,赵宗全叹了口气:
“天使虽是携着密诏而来,谁知中途有没有走漏了什么风声。”
若是官家正值壮年之期,即便选出了太子,赵宗全也不担心密诏之事会被人知道出去。
但偏偏当下官家身子不好,又选定了个不是亲生太子,当下更是给自己这个皇储备选人员发了一封密诏过来。
他们父子俩知道这密诏是安抚之用,但别人不知道啊!
一旦别人知道官家给了自己密诏,那保不齐人家就猜测这是“继位诏书”呢?
虽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总是有一份可能性的啊!
但偏偏这密诏的内容,他们父子俩还不能往外说,不然直接就可以被人弹劾一个机事不密的罪名。
本就是被冷落的太宗后脉,若是还要被治个罪名,那说不得爵位都得被扒落了。
更不可能去埋怨官家,毕竟官家是送温暖来的。
做皇帝是这样的,有心思只需要下诏书就行了,而作为臣子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走漏风声?”
赵策英神情一顿,而后意识到了,忙对赵宗全问道:
“所以您这是在看‘刺客’的脚程?”
赵宗全默默点头。
“算上日子,天使离开的时间正好够走个来回,若是密诏之事真走漏了风声,那刺客多半已经到了。”
言毕,赵宗全转头对赵策英嘱咐道:
“这便是我急忙将你从军营里召来的缘由,这几日在府中多加严查,加派人手,免得遭人暗算。”
“是!”
赵策英连声拱手应是:
“我这便去安排!”
见赵策英听了进去,赵宗全轻轻点头,而后转头继续看着壁上舆图,缓缓道:
“熬吧,等熬过这一阵子,若是没出什么意外,你希冀的前程也就到了跟前。”
“只盼望是我杞人忧天了。”
不过很显然,赵宗全的担忧成真了。
隔天晚上。
赵宗全好不容易早早睡了过去,才抱着夫人入睡,就被一阵兵器碰撞的“噔噔”声吵醒。
正当赵宗全心中慌乱之际,结果还没过一会儿,就听外面的动静突然消停了下去。
赵宗全心中惊疑之际,刚刚披上裘衣,就听外面传来了赵策英的声音。
安抚好自己夫人,而后赵宗全连忙出门,正瞧见了披着一身甲胄的赵策英立在门口。
“怎么了这是?”
赵宗全朝着外头眺望几眼,急忙问道:
“可是来了刺客?怎么又突然没了声响?”
赵策英此时也是一脸奇怪:
“孩儿也不知为何,只听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