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60章 华夏人是不是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1360章 华夏人是不是人? (第3/3页)

的工业转移。

    从高成本区域转移到低成本区域。

    大部分工业还是留在华夏,但是一小部分工业转移到朝鲜和南洋。

    而这也是东北亚峰会的一大成果,就是进行产业合作。

    华夏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正在治理以前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污染,并在为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作出属于华夏的贡献。

    这一个过程,既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

    挑战,代表着原本很多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宜了,需要被淘汰,或者升级!

    比如污水治理,不仅仅是治理现在污染的水体,更要从源头去防止,这意味着原本的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去处理污水,或者说要缴纳污水治理费用,这代表着成本的上升,这对于企业是一个挑战。

    至于机遇,则是企业会改进生产工艺,降低成本,并且生产更加环保。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专门从事污水治理的企业,将会迎来很大的发展。

    同样的道理,也出现在建设工程,必然会淘汰一些老旧的生产机器,采用更先进更环保的生产机器。

    比如对于汽车产业而言,则是会是一次巨大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传统的燃油车企会面临巨大挑战,势必要更往更省油、尾气排放更少去发展,而新能源汽车则是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对于华夏决策层而言,提出‘碳中和’的明确主张,一来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属于政治正确的,同时也是属于历史大势,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为了人类的未来,大家都不得不去努力,华夏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自然要起带头作用,同样也要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来,这既是巨大挑战,同样也是巨大的历史机遇。淘汰环境污染大、经济效益不明显的,改进生产工艺,进行进一步的产业调整,这是一次巨大的产业结构大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也是华夏工业变得更强。

    ‘碳中和’,对于华夏是挑战,对于欧美同样也是挑战。

    大家处于同一个起跑线,谁做得好谁做的不好,全世界人民一目了然。要是有的欧美国家不做,必然会遭受到巨大的国际压力,是要被唾弃的,哪怕是美国也不例外。

    而且对于华夏而言,这也是属于华夏的规划之内。这些年,华夏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核电、潮汐发电等新能源,火电的占比已经不算太大了。

    而新能源汽车,华夏目前在全世界属于遥遥领先着,华夏的新能源汽车不管是产量还是销量,都占世界主导地位。

    华夏在全球气候变化这个议题,并非是处于下风,而且在这个赛道,华夏拥有充足的信心。

    到了现在,华夏已经不弱于任何人了!

    至于柴婧,就这一次丁仲礼院士的《面对面》采访,已经注定是没有好果子了。

    刘韬没有多关注柴婧,毕竟对于现在的他而言,柴婧只不过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记者、主持人,而像她这样的记者、主持人,整个华夏有不少,比她更有名气、成就更大的记者、主持人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刘韬现在的注意力,都是在国庆相关事宜上面。

    建国60周年的国庆,属于五年一小庆、十年大庆这个原则里面的大庆,此次的国庆庆典全国上下都非常重视,搞得非常隆重。

    像要进行国庆阅兵的通知,更是很早的时候就下发了,有关单位早已开展工作,现在全都准备完毕,誓要创造一场超越1999年的‘世纪大阅兵’。

    这就是华夏,总是不甘于过去,而是总是想要做得更好,更上一层楼。

    当然,国庆阅兵只是此次国庆的一方面而言,相关的工作那可是相当多的。

    各行各业,都在进行国庆的庆祝仪式。

    甚至于,连在太空中执行任务的三位航天员,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庆祝建国60周年。

    相关的工作安排,很早的时候他便知晓,而他的工作也根据国庆安排进行了相关的调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