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零章 天工五十六年 (第2/3页)
自己八十岁的时候,精力应该就更加匮乏了。
所以历史上就有些强人因为种种原因,在年老的时候才掌控了实际的最高权力。
但最后却没有更进一步,没有去拿到公开的最高身份。
很多就是因为他们虽然还有能力做关键决策,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影响力维持总体的稳定局势。
但是如果让他们亲自理政,那精力早就已经跟不上了。
所以干脆放弃具体的事务,自己当个超然于外的监督引导者,能够更加的轻松一点,总体的效率也会更高。
但朱简烜本来就是皇帝,官员和天下百姓都已经习惯了这种认知,自己的存在也是天下稳定的基础。
只要自己还是皇帝,任何有特殊图谋的人,都会尽可能的按耐他们的贪欲和僭越想法。
自己没必要主动放弃这个身份,除非自己确实已经时日无多了,才需要提前开始安排权力交接的事宜。
朱简烜对于议政院的安排,除了本身就是给未来安排的皇族参议院之外,也是让皇子们做好随时代替自己理政的准备。
在必要的时候,自己只要下一道令旨,让议政院做事不再需要皇帝审批,他们就能接管最高权力。
朱简烜七十岁的大朝觐结束之后,亲自指导儿子们把议政院组建起来。
亲自看着他们议事,将他们以前内部讨论的时候形成的议事规则整合起来,形成议政院的基本议事规则。
并任命皇长子朱靖坤担任议政院议长,负责主持日常会议。
并且现场跟他们说明,未来议政院将配合自己和未来的皇帝,掌控好天下江山社稷。
未来所有的议政亲王的子女们,在通过了完整的实证实习之后,可以由亲王自己选择其中一个作为继承人。
可以继承亲王爵位以及在议政院的大学士职务。
未来皇帝自己的儿子,如果通过了完整的施政实训,也可以获得相同的亲王身份。
但后世的每一代皇帝,最多只能安排九个皇子亲王进入议政院担任大学士,所有议政亲王大学士共同监督执行。
现在这些年长的皇子们,虽然心中对皇位多少还有些想法,但是大部分都已经不那么热切了。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年龄问题,他们现在都看的出来,自己父皇活个八九十岁没问题,到时候自己也六七十岁了。
就算是到时候当上了皇帝,精力和体力也都已经跟不上了,应付不了皇帝要处理的庞杂事务。
父皇应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这些年明显有意培养更年轻的孩子。
很可能会在比较年幼的孩子里面选继承人。
再加上他们手中的产业不断膨胀,朱靖坤为首的美洲产业公司的十五个皇子,在美洲的产业规模越来越大。
开始大明本土大量输送粮食、饲料、酒水、肉类、罐头等农作物和加工农产品。
开始将越来越多的心思放在眼前的切实利益上。
朱简烜知道议政院组建的同时,也没有忘了继续给年轻的儿子们安排实习,安排他们分批去掌控某些产业。
第六批的十五个皇子,首先被派到伊犁去主持西域事务,在这里完成了省级衙门实习。
然后被派往莫斯科,主持欧洲东部和西伯利亚西部的的常规事务。
在类似大洲规模的地方区域考核之后,受命在莫斯科组建欧洲汽车公司,发展汽车产业链内的所有产业。
第七批的十五个皇子,首先被派到朝鲜完成省级衙门的实习。
然后被调往西海府,也就是君士坦丁堡,主持亚洲内陆地区和冰川大河沿线的开发事务。
通过大区域的考核之后,在西海府附近筹建自行西海航空公司,生产航空发动机与各类飞机,经营航空客货运输行业。
第八批的十五个皇子,被朱简烜安排到应天府主持南直隶事务,在这里完成省级地方衙门实习。
然后就被直接派往澳洲,主持澳洲和南洋群岛事务,完成大区域级别的实习。
而这第八批皇子去澳洲的时候,已经是天工五十四年的时候了,朱简烜已经七十七岁了。
这批皇子在澳洲干了两年之后,就已经到了天工五十六年,朱简烜七十九岁了,来年就要年满八十岁了。
在天工五十六年开年后,朱简烜把第八批皇子召回了顺天府,给了他们一个前所未有的安排。
直接留在顺天府,带着其他所有尚未被淘汰的皇子一起,去接管皇家产业集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