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九十四章:一把抓住!顷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七百九十四章:一把抓住!顷刻…… (第1/3页)

    ……

    【评价B级·得三分】

    {自1842年的北京教案,至1911年的长武教案,教民冲突绵延了整整七十年,可谓与整个晚清相始终。}

    {其持续时间之久、产生纠纷之多、酿成血案之深,同期其他任何外交事件都望尘莫及。}

    {而教案冲突的结果往往也是双输。}

    {就如天津教案中,洋人失去了性命与教堂。“知畏官而不知畏夷”的百姓丢了脑袋。道德圣人曾国藩失去了清誉。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訢失去了安全感。}

    ……

    大秦。

    嬴政一直明白一个道理。

    “秦与六国同而不同。”

    “文化、经济、制度三者都有冲突。”

    “自昭襄王起,大秦就一直在做统一的准备。”

    “所以统一六国后,灭其精神就是必要之事。”

    “而把事情反过来看,你猜海外诸国若想将文化顺利传入中国,会不会想着干预中国司法呢?”

    刘邦想都不用想。

    “会。”

    嬴政背负双手,轻笑道:

    “其实自古以来都一样不是吗?”

    “因为都是人,想法都一样。所以做事的手法也一样。”

    “唯一不同的,就是时间上与地理上的差别。”

    “朝廷,就是一个靠威权存续的存在。”

    “皇权不可侵犯的颜面和地方官吏不可侵犯的权威。”

    “这是统治秩序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让亿万百姓俯首帖耳的关键。”

    “而干预司法,就是在挑战朝廷的统治秩序,是在损害核心利益。”

    “刘邦,大汉四百年……好威风。”

    这话听得刘邦心里七上八下的。

    但嬴政没有什么阴阳的意思,他是真的在感叹。

    “四百年……靠着与秦朝对比而起家。”

    “但最后还是走的威权之道。”

    “刘邦,你说以民为本。”

    “你敢让民抬头看你,但你能保证历代皇帝都让民抬头看你吗?”

    嬴政看着低头不语的刘邦,第一次畅快道:

    “你不能,你也保证不了。”

    “毕竟如果能保证的话,大汉就不会只有四百年了。”

    “威权,才是讲一切道理的基础。”

    刘邦缓缓抬头,笑道:

    “陛下说的对,威权是朝廷存续的根本。”

    “但长久治理的根本不能是威权。”

    “毕竟,帝制最后结束了。”

    “人民万岁。”

    嬴政的笑容逐渐消失。

    那一句话再次回荡在脑海中。

    人民万岁。

    ……

    大汉·文帝时期

    刘启看着发着呆的刘恒,心里好奇的像是有刘彻在刨地。

    “阿父……怎么了?”

    刘恒不动声色的从聊天群里退出来。

    “没什么……就是感悟颇深。”

    刘启还想追着问,刘恒岔开话题道:

    “最高深的学问,永远都是修辞学。”

    “所谓善言者无瑕谪。”

    “只要模棱两可,就可待异日或将来任意解释,左右逢源。”

    刘启摸着下巴,思索着:

    “君人南面之术?”

    刘恒笑着捻起地上的一颗石子。

    “不止,就如你下棋一般。”

    刘启脸一黑,这事过不去了属于。

    “所下的每步棋,并非一定要在下子时即在这个位置确定地位。”

    “即在这个时间立见成效。”

    “所谋的,是大势,所用的,是大用。”

    “不求线性的一一对应,它……”

    刘启捂着脑袋,一脸痛苦。

    “别念了阿父!我听不懂!我听不懂啊!”

    刘恒停下语言,笑着看他。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

    大汉·景帝时期

    “如今我才理解你大父所言为何。”

    刘启抱着小刘彻,回想以往刘恒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

    “其实在我眼里,你大父软糯的很。”

    “做什么事都是可以、都行,功劳利益都是别人的。”

    “就像一个傻子。”

    刘启心中复杂。

    “我一开始不明白,坐上了这个位置后,明白了一些,但还有很多不明白。”

    “现在,我明白了。”

    小刘彻挠了挠头,好奇道:

    “明白了什么啊?”

    刘启看着小刘彻,突然也明白了为什么太祖为高,而刘彻也能横扫匈奴……

    “为君主者,万事取决,此为万物归焉者。”

    “倘能不以君主而自尊大,所自处者小,既恒无欲也,以此则自超然于得失之外,而无为。”

    “如是处事,则归之者必众,归之者越众,则其成就也越大。”

    “所谓事大人多,必有一人为之主。”

    “此人或创其始,或制其中,或总其成,或善其后。”

    “此人,必其德量、识度、才智、学术等皆过越众人,众人乐归之,所以乃以成之大事。”

    “其关键处,必由大众成之,则功亦当归于大众。”

    “究其根本,事功与人力对言。”

    “此一人亦大众之一也。”

    “其力亦群力之一分也。”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从一开始就知道慈禧不是一般人。

    一般人也干不出联合亲王搞定顾命大臣的事。

    毕竟谁也不能确定,上位后的同治会不会“暴毙”

    但她就干了,还干得很漂亮。

    “知道不能刺激洋人,所以才要派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