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九十三章:天津教案·外交失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七百九十三章:天津教案·外交失败 (第1/3页)

    {开眼了,第一个死在任上的外交官,竟然是美国人……}

    {一个美国人,驻华大使,卸任后受命于清廷,作为首支外交使团领队。}

    {在英国的外交成功让蒲安臣兴奋不已,在给卫三畏的信中,他写道:“我在这里获胜,报界、政府和公众都同意《蒲安臣条约》的观点。”}

    {冷知识,清廷日后用来抗议美国排华的法律依据,就是根据《蒲安臣条约》条约。}

    {所以有些美国人批评蒲安臣,说他为了讨好加州一小撮人道主义者和政客,拱手把美国让给成群的亚洲人。}

    ……

    炎汉·灵帝时期

    “无论清廷的初衷是何,至少蒲安臣对于将清朝带入世界,融入世界是执着的。”

    刘备怀里捧着笏板,望着天幕,感慨万千。

    一个外人,用生命来将一个国家带入世界秩序中。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在此职责上,他是合格的,无论是否于自己或者母国有私心。”

    不止曹操,殿内众人都开眼了。

    前面的英法联军无恶不作,这里的驻华大使尽心尽力。

    “这该怎么说呢……不要将个人过错上升到群体过错,也不要把群体过错下降到个人吧。”

    这话一入耳,一行人直接想到了许久以来一直被歧视的地方。

    “凉州啊……”

    刘宏望着天幕,叹声道:

    “那也是大汉子民啊……”

    ……

    季汉。

    “道义自在人心。”

    诸葛亮看着那金发碧眼的洋人为了中国之业而客死异乡,感怀道:

    “承其诺,而尽其责。”

    “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刘禅仔细品味这番话。

    对鞠躬尽瘁又有了新的理解。

    ‘人就是这样,放在自己面前的时常看不见,而他人一说一做,反倒映照己身了。’

    ‘扪心自问,朕对自己的责任真的看重了吗?’

    ‘既然担了这份差事,则合该尽心尽力为之。’

    刘禅悄悄看向鬓发斑白的诸葛亮,心中百感交集。

    ‘最起码,不要让相父再如此操劳了。’

    ……

    大明·宣德时期

    “不能固步自封啊……”

    穿着一身素白长袍的朱瞻基坐在圈椅里。

    “于谦啊,你说咱们要不要先他们一步?”

    于谦站得板板正正,闻言沉思道:

    “可也不可。”

    朱瞻基无奈笑道:

    “怎么个可也不可法?”

    于谦正色道:

    “可,乃未雨绸缪。听闻于他人之耳耳,不如自得出使而信服。”

    “不可……没钱啊……”

    朱瞻基身体猛得一僵。

    咋个还幻听了?!

    “没……没钱?不能吧……哈哈……”

    朱瞻基尬笑看着一板正经的于谦。

    然后,笑容消失。

    虽然有仁宣之治……

    但还真他妈没钱……

    “彼其娘之……”

    于谦就当没听到皇帝骂人,然后从怀里掏出一本折子。

    “臣今日就为大明财政之事。”

    “上奏,重启下洋之事。”

    ……

    大清·道光时期

    “彼等之风俗,不过淫乱与机诈。”

    侍读学士倭仁对天幕上的所言不置可否,拱手对道光皇帝说道:

    “彼等之所尚,也不过魔道与恶毒。”

    “我天朝质朴无华,岂能尚机诈与恶毒?”

    “此乃桀纣之事,不可尚之!”

    道光眯着眼睛,看了一眼殿内臣子。

    一时间他竟看不出这帮人是想让大清活还是大清死……

    “林则徐的上书你们都知道了。”

    臣子们不说话了。

    道光心中了然。

    这皇宫……渗得跟筛子一样。

    “你说彼之恶毒,那你有办法祛恶拔毒吗?”

    倭仁闭嘴了。

    道光冷笑一声,阴阳怪气道:

    “也是,鸦片禁不禁的,你们又不受影响。”

    “该吃吃,该喝喝。”

    “到时候真大难临头,就学前朝众臣算了。”

    群臣闻言惶恐下跪。

    道光站起身,一甩马蹄袖,越过群臣大步迈出。

    “朕告诉你们。”

    “鸦片,禁定了!”

    “要打就打!”

    “知道了前因后果都赢不了,咱们也别治什么天下了。”

    一道充满决绝之意的话音从群臣身后传来,。

    “朕直接拉着你们,挨个去煤山上的歪脖子树吊死算了!”

    ……

    【而1870年也真是个多事之秋。】

    【欧洲爆发了普法战争,又诞生了“巴黎公社”。】

    【在美洲,洛克菲勒创办了美孚石油公司,非裔美国公民也首次正式获得了投票权。】

    【而这一年的清朝,也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

    【而天津教案对晚清政局走向产生的影响,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远超其他事件。】

    ……

    天幕上。

    一座充满异域风情的教堂竖立在一片低矮的瓦房之中。

    几名乡民坐在不远处的树荫下,看着这边。

    一名精瘦老者用衣襟擦着脸上的汗水,突然道:

    “我今早见这堂里的洋人抬着一小棺埋在东关义冢地里了。”

    其中一名正用破蒲扇扇风的汉子一下坐起,惊呼道:

    “赵叔,您也看见了?”

    其余几人一听,连忙追问起来。

    汉子脸色发青道:

    “那天我看见了没多想,后来路过那里看见小棺被一群野狗刨出。”

    “那里面……是好几具小孩儿尸身!”

    众人哗然!

    “这……这……”

    “最近疫病流行!这些洋鬼定是杀害小儿取其心眼,准备端午节合药之用!”

    “否则为什么一棺有数尸?”

    众人闻言沉默不语,又齐齐看向教堂。

    ……

    【1870年四月,天津疫病流行。法国天主教仁慈堂收养的婴儿也未能幸免,夭折了三四十人之多。】

    【天主堂神父与修女“迷拐孩子挖眼剖心制药”的谣言大范围流传开来。】

    【当时的天津时常有拐卖儿童之事发生。建于1869年的天主教仁慈堂为收养孤儿,常向孤儿的掌控者支付一定费用。】

    【但当时鲜少有父母或掌控人愿意主动免费将孩子送给慈善机构抚养,更何况是洋人成立的机构,故仁慈堂不得不以支付费用来收养孤儿。】

    【有时候,仁慈堂还会收养垂死的儿童,旨在为其做宗教洗礼以拯救灵魂。】

    【而这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