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八十九章:太平天国的余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七百八十九章:太平天国的余烬 (第1/3页)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觉得同治两字真是太妙了。

    “可比那天圣、明道的年号妙多了。”

    长孙无忌也如此觉得。

    因为这两个字的妙处只可意会,各有各的解释。

    在太后看,是两宫同治。

    在臣子看,是君臣同治。

    在民间看,是上下一心。

    同臻郅治,足以号召人心。

    “这朝廷里还是有高人的。”

    一个年号,怎么解释都行。

    ……

    【同治元年之后,两宫太后名义上是垂帘听政,实际上把一切都交给了奕訢。】

    【奕訢以议政王的身份主持军机处,操控一切政务,“所承之旨,即军机之旨。所书之谕,即军机之谕。”】

    【而军机处的廷寄格式也发生了改变。】

    【军机处所发廷寄,开首语书写“议政王、军机大臣字寄”字样,突出了奕訢的政治地位。】

    【此时,两宫将大政都托付给了奕訢。慈禧也“小心谨慎,不便明揽大权。但事事留心,以得政治学术之经验”。】

    【而奕訢控制了内府、外廷、宗室,其权力之大,为清代前所未有。】

    ……

    大清·乾隆时期

    乾隆缓缓闭上眼睛。

    他让亲王不得入军机处,就是为了保证皇权不入他人手。

    “朕算到了一切。”

    偏偏没算到还会有这个情况。

    ……

    天幕上。

    奕訢端坐在军机处大堂,案上的奏折堆得像一座小山。

    他顺手取过一封,见是浙江巡抚的加急奏报。

    “太平军……”

    奕訢看着折子,又翻到折子最后的留白处。

    上有两宫太后的朱批:

    『议政王办』

    奕訢合上折子,嘴角微翘。

    ……

    【军事成绩:定太平天国。】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朝中无将的局面。】

    【洪秀全吸取教训,提拔年轻将领陈玉成为前军主将,李秀成为后军主将。】

    【1858年9月,陈玉成、李秀成攻破清军江北大营。】

    【11月,李秀成挥师西进,在三河镇歼灭湘军数千精锐,太平军收复皖北、皖南和赣北许多失地,解除了清军的军事封锁。】

    【1862年,陈玉成在河南寿州被地方团练诈降诱捕,不久后被杀。】

    【就在陈玉成兵败之时,李秀成率军大举进攻上海,李鸿章率淮军增援。】

    ……

    天幕上。

    一名体型消瘦,双目精光熠熠的大臣看着点将台下的兵将。

    一杆黄面大旗立于身后。

    『李』

    ……

    【李鸿章是著安徽文人李文安之子。】

    【李文安曾是曾国藩的进士“同年”。李鸿章考中举人后,便被父亲送到北京,师从曾国藩。】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李鸿章先是随父亲返回家乡办理团练,接着成了安徽巡抚福济的幕僚。随后不久,他便加入了曾国藩的幕府。】

    【咸丰十一年(1861年)在曾国藩帮助下,李鸿章对安徽团练武装进行扩充和整编,按照湘军的编制由七万名训练有素、饷银优厚的团勇组建淮军,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另一支武装。】

    ……

    {淮军其实跟湘军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啊,基本从湘军到果军,风格理念一脉相承。}

    {比如,湘军初起的时候,精神纪律均好,战斗力也强。后来人数多了,事业大了,湘军就退化了。}

    {收复南京以后,曾国藩自己就承认湘军暮气很深,所以他遣散了好多。}

    {此外湘军既充满了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兵士只知道有直接上级长官,不知道有最高统帅,更不知道有国家。}

    {某次,曾国荃回家乡去招兵,把原有的部队交曾国藩暂时管带,这些部队就不守规矩。曾国藩没有法子,只好催国荃赶快回营。所以湘军是私有军队的开始。}

    {而湘军的精神以后传给李鸿章的淮军,而淮军以后又传给袁世凯的北洋军。}

    {我们知道民国以来的北洋军阀利用私有的军队割据国家,阻碍统一。追究其源头,就是治军的旧法根本是有毛病的。}

    ……

    大秦。

    嬴政看着天幕里文字。

    “袁世凯……”

    “北洋军……”

    刘邦揣着袖子,摇头道:

    “真是一点也不意外啊。”

    “到头来还是这条老路。”

    ……

    大汉·武帝时期

    “前面说法是认同的,但是结论我不赞同。”

    霍去病扶膝正色道:

    “军队后期的弊病并非旧法练兵的弊端,而是事情发展下必然抉择的一种。”

    “新生事物总是充满活力的,但会随着岁月增长而暮气显露。”

    “他说湘军迟暮,淮军初创,这是时期不同而已。”

    刘彻倚着软枕,看着霍去病。

    这套思维……确实,孙子与老子有不谋而合之处。

    “事物有两面性,军队本就是服从上级为天职。”

    霍去病竖起一根手指,侃侃而谈:

    “只服从自己将领的没什么不好,相反,将领跟部下关系不牢固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

    “宋朝军队制度导致的战斗力低下,实在是让人痛心疾首。”

    “所以是要战斗力,还是要防止割据,就要看当时的取舍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