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五十三章:虎门销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七百五十三章:虎门销烟! (第2/3页)

痛切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为害其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此番言论,对禁烟产生重大影响。】

    ……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

    季汉。

    刘备看了一眼天幕里的官员,又看了一眼曹操。

    诸葛亮看了一眼天幕里的官员,又看了一眼曹操。

    众人都一边看天幕,一边看曹操。

    曹操:……

    “咳……”

    刘备清了清嗓子,意有所指道:

    “这话说的好啊……”

    “做为一个能让皇帝、满臣、汉臣皆同意主持禁烟人选。”

    “那这个人一定是公正清廉、办事认真、有一定地位、能破除官场旧习而起衰振弊的民事官员。”

    一旁的诸葛亮也接话道:

    “主公所言甚是,他一定不是一个统帅三军与外夷开战的军事统帅。”

    “更不是一个与外夷折冲樽俎交涉谈判的纵横家。”

    曹操瞥了一眼阴阳怪气的两人,同样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是啊,不过禁烟最大的障碍在于充斥于鸦片交易中的贿赂,及由此引起的贪官污吏的暗中抵制。”

    “英国的阻挠才是禁烟真正的终极障碍。”

    “为官清廉,办事认真……”

    “出发的方向错了,一切都是无用功。”

    “该破就要破,该立就要立。”

    “法理上的正确与强权相比,显得那么软弱无力。”

    刘备与曹操开始对视着。

    ……

    大唐·玄宗时期

    杨玉环正塞着水果,突然感觉好安静。

    她扭头一看就发现李隆基在那摸着下巴不知想些什么。

    据她了解,皇帝静悄悄,必定要作妖!

    眨了眨眼,忐忑道:

    “三郎……你不会是想……”

    李隆基横了她一眼,没好气道:

    “朕在你心里现在是个什么形象啊?”

    杨玉环讪讪一笑。

    李隆基开口道:

    “朕只是在想,这消息该怎么封锁……”

    “还好……根据高将军的说法,长安之外的人看不到这东西……不然……”

    李隆基可信不过天下各地的土财主。

    没他们不敢干的……

    大唐军威还在,不至于用这种害人且不可控的东西。

    “阿芙蓉……还是绝根比较好。”

    ……

    大宋·仁宗时期

    庭院内,一名紫袍老臣拱手道:

    “不用它!我们就要看着后事发生吗?”

    赵祯揉着肿胀的额头。

    从鸦片的驰禁与严禁出现后,大臣们就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一种是全面销毁。

    另一种就是倾销……

    “一派胡言!”

    又一名紫袍大臣开喷道:

    “此等祸国殃民之物是伤人伤己!一旦反流后果不堪设想!”

    “你怎么保证大宋不会步入大清的后路?!”

    那先出言的紫袍官员也回头讥讽道:

    “那请问韩参知是想改祖制吗?”

    “大宋为什么总是打不过北辽与西夏?”

    “参知现在难道不知吗?”

    “此时不用阴计,不依然是坐等后事发生吗?”

    “此间事,难道是换个官家,换朝官员就能改变的吗?!”

    “狄青后来是怎么死的,诸君,皆不知吗!”

    群臣哗然!

    此时他们听明白了。

    庞籍老匹夫的刀是对准他们的!

    赵祯听的越发头疼。

    庞籍是把事情推向一个极致。

    非此即彼,根本不给其他选项。

    要不用阴的,然后赌大宋不会像大清一样。

    要不用阳的,直接改革祖制,否则大宋后面依然会重蹈覆辙。

    选吧。

    ……

    【道光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到达广州。】

    【他在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的支持下采取了禁烟措施。】

    【首先,明查暗访,掌握贩卖与吸食鸦片的内幕,并派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深入了解西方情况。】

    【二月初四(3月18日),林则徐命令行商们传谕外国商人:限三日内交出全部鸦片,并出具甘结,声明“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

    ……

    大隋。

    “唉呀……”

    杨坚一拍脑门,突然道:

    “朕把这事忘了!”

    “难怪他们不去直接找英国人,而是去找行商!”

    独孤伽罗坐在席上,摇着摇篮,冷笑道:

    “行商,隔绝外国人与一般中国人联系的管道,以防里通外国。”

    “又能是保持天朝的颜面,官员可免于低下地与蛮夷接触。”

    “想的挺好。”

    但毫无疑问,这种垄断性的贸易优惠能使行商们大发其财,成为最富有的一族。

    不过,他们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既然每一个外国商人只有在行商对其关税和品行担保后,才可获得红牌进入广州。

    那而一旦出现外国商人逃税或不端行为,当然也要唯行商是问。

    ……

    【根据林则徐的部署,广州海关暂停颁给外国商人离开广州的红牌,一些士兵也在外国商人居住的商馆附近秘密巡逻,暗中防维。】

    【三天过去了。外国商人并没有遵令。】

    【二月初七(3月21日)林则徐通过行商传谕,他将于第二天去行商会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