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To Be Or Not To Be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三十章 To Be Or Not To Be (第1/3页)

    甘国阳1996年的最后几天是在洛杉矶度过的。

    开拓者在打完湖人后,留在洛杉矶继续客场挑战快船,接着要前往旧金山客战勇士。

    到1997年第一天打完菲尼克斯太阳,结束客场之旅,回波特兰进行休整。

    甘国阳这三场都禁赛,他干脆留在洛杉矶,没有跟着球队东奔西走。

    一来作为老将,他可以少一些奔波之苦,趁着禁赛让体能得到一些恢复和积蓄。

    他租了一个体育馆和健身房给自己每天训练健身保持状态。

    因为1月4号禁赛结束后,开拓者要主场迎战芝加哥公牛。

    又一次举世瞩目的甘乔大战在等着他,正好禁赛给了他悉心准备的机会。

    二来,甘国阳要和好莱坞的片商、导演洽谈电影合作的事。

    电影公司准备以他的故事为蓝本拍摄一部篮球电影,讲述他高中率领水钟队夺冠的传奇故事。

    三一个,甘国阳想见一见自己的老朋友,和他们叙叙旧。

    和湖人队的比赛结束后第二天,上午甘国阳跟随队友一起进行了投篮、战术训练。

    虽然输掉了比赛,但开拓者上下士气却颇为旺盛,开拓者的球员们对阿甘的两拳津津乐道。

    科比、小奥尼尔、本-华莱士等年轻球员望向甘国阳的眼神中又多了几分崇拜和憧憬。

    他一拳干翻的可是联盟第一巨兽奥尼尔,那样的轻松,让人毫不怀疑他能一拳干翻一头牛。

    甘国阳并未感到得意,反而在开战术会议时提醒大家,不要打架,不要冲动,冲动是魔鬼。

    科比有些不服气,问:“你自己打完了,让别人不要打?”

    甘国阳道:“我是阿甘,我会打架,你会吗,小科比?”

    科比不说话了,别看他球场上争强好胜,打架他还真不会。

    最多暗暗用肘子肘对手两下,而且肘的也不好,技巧粗糙。

    NBA的篮球水平是一代高过一代,但打架水平是实打实的在下滑。

    80年代大部分打架都是软绵绵装样子,已经被后来的球迷称为铁血强悍。

    实际上和60、70年代完全无法相比,只是早些时候录像资源太少,球迷看不到。

    甘国阳属于NBA斗殴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再往后已经没有球员,尤其是球星会在场上真的大打出手了。

    到90年代,对抗变得很激烈,但球场暴力事件越来越少,曾经每个比赛日都有暴力冲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主要原因还是大家的身份变了,哪怕是角色球员,现在都是一年几十万美元,在90年代是妥妥的高收入人群。

    一群富翁在场上打球,打架有失身份,还容易影响收入,把工作打没了怎么办?

    1996年,中国人城镇居民平均年收入是6000多人民币,按照当时的汇率,大概700多美元,不吃不喝干上几百年,收入才能抵得上NBA角色球员一年的收入。

    即便是收入更高的美国社会,NBA球员也早已不再是曾经的“劳工”阶层,在一次又一次的劳资谈判中,他们已经成为了和资本家平分利润的富裕阶层。

    超级球星们更是拥有自己的品牌、公司,出入上流社会,灯红酒绿穿金戴银,妥妥的食利阶层,好好打球就行了,打什么架。

    像甘国阳这种到了如此地位,拿到这么多荣誉的超级巨星,依旧在场上和人对打,真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上午训练结束后,中午甘国阳驱车去了一趟英格尔伍德区的一栋公寓楼,探望在公寓里养伤的胡卫东。

    胡卫东96年夏天正式加盟洛杉矶湖人,成为了紫金军团的一员,也成为第三位登陆NBA的中国球员。

    1992年,杰里-韦斯特在中国国家队的训练中看上了胡卫东的天赋,一直念念不忘。

    回到湖人后,韦斯特认为球队在替补席上缺少一个有远射能力,进攻端有活力的得分后卫。

    于是在选秀大会上拿下了胡卫东,在经过一年多的交涉后,终于将胡卫东带到了太平洋彼岸。

    不过1992年的时候,胡卫东22岁,勉强还有潜力和培养价值,到1996年胡卫东已经26岁了。

    而且,中国篮坛一直有改年龄的坏传统,胡卫东参加青年赛时被改过出生日期为1972年,这样1992年他看起来是20岁。

    但实际他是1970年出生,后来改了回来,于是他抵达湖人时,已经是个成熟球员的年龄,很难再有大的突破了。

    饶是如此,洛杉矶球迷还是展现了巨大的热情,胡卫东的8号球衣在洛杉矶取得了很好的销量。

    在夏天中国国家队来美和湖人队进行的夏季联赛对抗中,胡卫东更是表现出色拿下30分,给了湖人球迷不少遐想。

    等到奥运会结束,胡卫东留在洛杉矶,开始正式成为湖人一员参加季前赛、常规赛,球迷们才知道,不是每个中国球员都是阿甘。

    阿甘只有一个,当初的社会主义生化人计划,应该只给他一个人打了药。

    贝尔曼作为湖人主教练给了胡卫东不少关照,不管是训练还是轮换,都给予胡卫东机会。

    胡卫东在某些比赛中表现可圈可点,但随着赛季深入,他很快遇到了当年和宋涛一样的问题:伤病。

    NBA的比赛强度和频繁度实在不是国内比赛可以相提并论的,胡卫东来美后非常努力,他遵循教练和营养师的建议,猛吃猛练,增加体重提升对抗。

    但盲目快速提升体重的结果是导致关节承受的压力和磨损变大。

    老胡在国家队和江苏队已经打过很多比赛,训练量也非常大,身上有很多伤病。

    那时候中国的运动医疗水平很不发达,甘国阳带着国家队到波特兰训练时给所有人做检查,发现每个人都有一些陈旧性的老伤,且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胡卫东作为年轻时能飞天遁地的后卫,没少在硬木地板上飞奔、扣篮,他的膝盖已经处在高危状态。

    来到美国再一承压,搭配高强度的训练,体重增加带来高负荷,每周来回奔波,以及异国生活的孤单和艰辛,终于在12月的一次训练中,胡卫东倒下了。

    他的伤和当初彼得洛维奇一样,膝盖十字韧带的部分撕裂。

    可以保守治疗,也可以做手术,胡卫东不想轻易赛季报销,就选择了保守治疗,在公寓里养伤。

    胡卫东在遥远的洛杉矶人生地不熟,身边没有一个熟悉的亲朋,受了伤没有人照顾他。

    甘国阳知道消息后,打电话给在洛杉矶工作的朋友大雄,让他帮忙找了个家政护工照料老胡的生活。

    后来胡卫东的母亲闻讯赶到美国来照顾小儿子,有母亲和护工在,胡卫东的生活才缓了口气。

    这次来探望,甘国阳带了很多东西,吃的,喝的,用的,还有两件纪念品。

    不过当他进到胡卫东租住的公寓时,还是觉得东西带少了。

    公寓里布置的太简单了,甚至显得空旷,除了一些生活必备品和基本家电外,其它什么都没有。

    胡母说这还是她来到美国后采购一番的成果,不然胡卫东住的哪叫公寓,简直是监牢。

    胡卫东虽然来美国一段时间,但他性子还是那个年代传统的中国人,非常简朴,够吃够用就行。

    那时候在中国“消费”这个概念和市场经济一道刚刚兴起,消费主义处在萌芽阶段,勤俭节约、物尽其用还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

    而美国在1996年GDP已经达到了惊人的8万亿美元,是同时期中国的十倍,同时美国人口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如此少的人口,如此高的GDP,海量的生产和消费是重要支撑。

    当时的美国,哪怕是穷人,家里的冰箱、储物柜都时常满满当当。

    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

    大到房屋、汽车,小到剃须刀、牙刷,都是品类繁多,常换常新。

    像甘有为这样的传统中国人,一根毛巾能用上好几年,用到有破洞都不肯扔。

    而美国这边要么几个月一换,要么干脆用一次性纸巾,东西坏了不会补不会修,扔了换新的。

    当时来美国的很多中国人都感到震惊,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冲击。

    殊不知有一天中国也会如此,并且走的更远。

    没有在公寓坐太久,甘国阳请胡卫东和胡母外出吃饭。

    胡母坚持在家吃,说吃不惯外面的东西,于是胡卫东跟着甘国阳出了门。

    胡卫东膝盖上戴着保护套,拄着拐杖下楼上车,甘国阳随口道:“你该买辆车的。”

    胡卫东笑了笑,道:“我根本不会开车…我们那谁会开车啊。”

    当时在国内,开车可妥妥是个技术活,不像美国开车属于必备技能,和会骑自行车一样。

    “不考虑学学?”

    “嗯…没想那么多。”

    胡卫东性情内向,话不多,对于甘国阳的照顾他很感激,但不知道怎么表达。

    甘国阳倒是不在乎,他通过胡卫东的回答意识到,看起来老胡对长时间留在美国缺少信心和准备。

    就像当初宋涛,赴美打球看起来很美好,甘国阳的成功更是令人炫目,但真正到来才知道在NBA生存是多么艰难。

    对那个年代的中国球员而言,最难的就是伤病关。

    NBA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太高了,在NBA生存属于典型的既要又要。

    既要功率强,又要耐磨损,既要能超长待机,又要有瞬时爆发力。

    胡卫东的身体素质在国内已经是顶尖,但受限于营养条件和医疗技术,底子没有欧美球员好,在NBA生存相当艰难。

    甘国阳看过胡卫东的比赛录像,有些回合是可以打得很不错的,而且三个月来他进步很显著。

    可体重和对抗一上来,身体吃不消就倒下了,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白搭。

    其余的像什么文化隔阂,心理障碍,语言问题等等,都是压死骆驼的稻草,不是根本问题。

    一路上两人话不多,抵达预定的餐厅后,饿着肚子的两人立刻开点,放开肚皮大吃。

    甘国阳展现了他惊人的食量,胡卫东本来没什么胃口,可看到甘国阳吃那么香,他也大快朵颐起来。

    “在吃上一定不能亏待自己,多吃,多休息,才能多练,早康复。”

    吃到一半,甘国阳擦了擦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