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07 教科书般完美的灭国战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607 教科书般完美的灭国战役~ (第3/3页)

兵按压下方一个扳机状弹簧挂钩,即可打开枪机,然后将枪机向上抬,使膛口向上倾斜。

    咬开纸壳子弹将部分火药倒入弹膛。

    再将剩余部分塞入弹膛。

    之后,用手指将弹丸浅浅推至弹膛最深处,将枪机闭锁。

    即可击发。

    这款枪的优点是射速快,适合堑壕战。

    缺点是射击时,会有不少火药气体从缝隙处泄漏,射程和威力打 6折。

    ……

    哈萨克骑兵开始冲锋了,他们试图驱散吴军的空心方阵。

    然而,方阵更加紧密。

    士兵们肩并肩,刺刀朝外。

    战马绕开方阵,它们不愿去撞击锋利的刺刀林。它们没有为大汗英勇战死的觉悟,而是遵照生物本能从方阵中间穿过。

    一名勇敢枪骑兵很想冲击方阵,用手里的长枪挑开敌阵。

    可惜,坐骑死活也不配合他。

    万物皆有灵。

    在自然界中,正经动物自杀的行为很罕见。

    寥寥无几~

    ……

    这名枪骑兵只能遵从坐骑从空心方阵侧翼堪堪掠过,不甘心的他从马鞍里摸出一柄铁骨朵。

    刚想抛出~

    战马突然中弹,一声哀鸣。

    他高高地飞了出去。

    十几丈外,一名后膛枪手低头装填。

    ……

    战马的侧面受弹面积太大,后膛枪的高射速让骑兵们胆寒。

    他们不再敢贴着方阵掠阵。

    见无法破阵,阿布汗终于出动了汗帐最精锐的那支骑兵。

    不过,

    他们遇上了从丘陵冲下来的吴军手枪骑兵。

    骑术精湛的土尔扈特骑士们腰插两把短枪,右手夹一杆长矛。

    先开枪,后用矛。

    骑马对冲的那一瞬间,冲击力很恐怖。

    他们所用的这款骑矛的矛杆是特制的,很轻很脆。当戳到弓骑兵的一瞬间,撒手丢矛,如果不及时撒手很可能自己也会坠马。

    用完一次性骑矛后,拔出骑兵刀~

    劈砍。

    厮杀~

    ……

    吴军步兵和骑兵一动一静,竟是配合的天衣无缝,战术炉火纯青。

    足足 2刻钟的厮杀。

    哈萨克骑兵处境很尴尬。

    若是散开打,则被土尔扈特人逐个挑下马。成群结队的打,会被空心方阵内的火炮轰。打吴军的步兵,骑兵来帮忙。

    打吴军的骑兵,步兵又在一侧开火。

    ……

    阿布汗终于忍不住了。

    游牧法则:

    一个不能带领大家抢劫致富的大汗,要你何用?

    废物。

    离!

    马上离!

    眼看汗国内部四分五裂在即,

    惊慌失措的阿布汗拔出他那柄镶嵌了宝石的祖传弯刀:“所有人!随本汗进攻,拿下前方丘陵,斩将夺旗。”

    话音未落~

    南边的探马,气急败坏来报:

    “西清军出营夹击我军,现距离 10里。”

    猥琐的永琰决定献上他的忠诚。

    同时,接受了萧妃的建议——气势要大,杀伤要少。

    放一批哈萨克骑兵走,养贼自重。

    哈萨克军队在,西清才有利用价值。可作为吴军仆从军顶在前面剿杀哈萨克人,汪汪汪。

    ……

    不得不说萧小七这个女人虽然不懂军事,但她真的懂人心,成功把西清摆上了棋局。

    旗子总比弃子好。

    在完全控制中亚草原之前,吴军还真不会对西清下手。

    这里面的逻辑很简单:

    如果吴军接受并且驱赶西清去打哈萨克,一来可减少伤亡,二来节约弹药。

    吴军不接受西清,那就得一挑二。

    即使能赢,士兵伤亡和弹药消耗的压力都会增加。

    从西安到哈萨克,足足 4000多里。就吴军这种打法,后勤压力简直大的可怕。一批弹药从西安运到这里,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

    吴廷这种随时算小账的朝廷,能算不清?

    短期内,西清是安全的。

    永琰听完,觉得自己抢和珅的女人抢对了,这个女人不简单。

    ……

    丘陵之上。

    望着兜了一圈从后面杀来的敌人骑兵集团掀起的滚滚烟尘,李小五笑了。

    一切尽在算计中。

    从一开始,自己就掌握了主动,哈萨克人的每一步反应都在被自己牵着鼻子走,完美好似学校的战役推演课程。

    “调整炮位。”

    “准备炸弹。”

    “准备火箭弹。”

    “准备圆形铁丝网。”

    “今日,众将士随我血战。一战定中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