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07 教科书般完美的灭国战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607 教科书般完美的灭国战役~ (第2/3页)

中。

    射击不绝,硝烟弥漫。

    慢慢已经看不清人影了。

    哈萨克步兵伤亡惨重,攻击势头明显颓废。

    不过~

    阿布汗的督战队来了,他们骑在马上、手持弯刀督促步兵勇敢地冲上去,用自己卑贱的躯体去吸收敌人的枪子。

    冲锋过程中,

    有眼尖的督战队员发现吴军火枪射速高的出奇。

    10息一发!

    这很不合理。

    ……

    某个视力好的能在 2里外看清旱獭性别的督战队站上马鞍,用右手挡住阳光极目远眺。

    这一看,他浑身冰凉。

    敌人竟是从火枪后面装填子弹。

    这、这怎么可能呢??

    他陷入了巨大的自我怀疑,反复揉眼睛。

    有位不知名的作家曾经说过:

    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秘密,如果你觉得某个人很神秘,说明你靠的不够近。

    冲在最前面的 50岁炮灰阿拉鲁,对此深有感触。

    因为他确实靠近了,也看清了。

    前排跪射的吴军用的是燧发后膛枪,后排吴军依旧使用燧发前膛枪。

    阿拉鲁很绝望,他知道自己无法活着回到那帐破旧的毛毡了。

    仅仅几十息后~

    一颗铅弹击碎了他的膝盖。

    阿拉鲁倒地,随即被无数双大脚踩踏。

    ……

    大玉兹的弓箭手也加入了~

    跟在步兵的后面, 45度抛射压制。

    吴军开始出现伤亡,阵型出现混乱。

    面对无边无际的弯刀勇士们,韦俊祭出了今日的第二个秘密武器——掷弹兵。

    短时间内,

    至少 500颗酷似链球造型的圆球炸弹被强壮的掷弹兵扔出去十几丈远,在敌人脚下炸裂。

    爆炸、弹片和哀嚎。

    粗暴的打断了哈萨克人好不容易鼓起来的勇气。

    固定在圆球上的那根铁链是为了方便发力。

    同等重量下,链球投掷距离>铅球。

    双层炸弹(内层装火药、外层装细小铅子),利用漫天飞舞的细小铅子造成杀伤,更加科学,更加文明。

    吴廷军工署研发新武器的脚步从来没停下过。

    ……

    机器狗不畏惧死亡,但人会。

    目睹了第二次进攻失败,阿布汗不在愤怒,他意识到当下问题的严重性了。

    汗国陷入了巨大的危机。

    距离亡国仅有一步之遥。

    “弓骑兵、枪骑兵、弯刀骑兵、都给我上。”

    大、中、小玉兹各出一个千人队,汗帐出一个千人队,这很游牧。

    骑兵们铁蹄隆隆,弯刀雪亮。

    但是他们需要先清理干净散布在冲击路径上的己方步兵,才能全速。

    骑兵们挥舞弯刀,声嘶力竭的咒骂。

    “滚开。”

    “不要拦道。”

    ……

    一直站在炮车上观察战场的韦俊意识到最终压力测试时刻到了。

    他兴奋的攥紧剑柄,高呼:

    “空心方阵!!”

    各连的军官们此起彼伏高呼:

    “空心方阵,上刺刀。”

    “后膛枪手退后!!”

    双方都在抢时间,调整阵型。

    阿布汗不断擦拭汗珠,他望着居于丘陵之上的敌将稳如老狗,麾下骑兵炮兵纹丝不动,这是多大的自信啊。

    周围,

    众部落首领议论纷纷,语气态度不是很好。

    隐约中他听到了一句:

    “吴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瞬间,他恨不得把说这话的混账当场劈死,然后踩着他的尸体告诉他:

    “罗刹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是罗刹啊。”

    ……

    空心方阵,刺刀林立。

    刀尖或向前或向上。

    空心方阵里面,布置了一至两门射角被调到最高的火炮,准备暴击骑兵。

    后膛燧发枪手属于自由人,站在空弹药箱上不停击发。

    他们手持的武器是——马鞍山重工的新产品,燧发后膛卡宾枪。

    设计理念来自 18世纪最伟大的兵器学家——陛下,直接剽窃了霍尔 1819型燧发后膛枪。

    【提醒配图】

    这款枪的设计理念很先进。

    是在火帽和金属弹问世之前,利用现有技术设计的一款实用燧发后膛枪。

    吴国军工行业的零部件标准化做的很好,公差微小。

    所以这款枪和吴国的军工水准恰好很配~

    ……

    该枪最主要的部件是,一块由整个方块钢加工而成的活动枪机。

    装弹时~

    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