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福临 (第3/3页)
侄女,全部嫁给了皇太极,姑姑当了皇后,两个侄女中一个是皇太极的宠妃,一个给皇太极生下了儿子福临,这样的情况在大明看来是匪夷所思的,可偏偏却又是事实。
从这点来讲,福临不仅可以算是哲哲皇后的儿子,也可以是哲哲皇后的侄孙,这个娃娃身上流着的是皇太极和博尔济吉特氏的血脉,当然最为哲哲皇后亲近。
既然要重挑皇位继承人,皇后没有儿子,那么庄妃所生的福临就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了。只要福临当了皇帝,哲哲皇后的地位稳如泰山,更不用担心以后小皇帝长大了会对自己不亲近,因为他们都是真正的一家人啊。
范文程实际上也早就考虑到了这点,这才会主动说出福临的名字,哲哲皇后很快也反应过来范文程之所以选中福临的原因,仔细想后越发觉得福临的确是最好的人选,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范文程在宫中呆了足足两个时辰这才离开,他离开皇宫后不久,哲哲皇后就以皇后的名义下了懿旨,让所有八旗旗主、勋贵包括文臣官员们明日入皇宫讨论皇位继承大统一事。
这些日子因为豪格和多尔衮的争斗缘故,八旗内部已有不少人对此产生焦虑了。大清皇位一直空悬没有人,这对大清可不是什么好事。而且现在天下大清只是在辽东,南边还有力量雄厚的对手大明呢,一旦皇位不早决定,等大明那边反应过来大清可就有麻烦了。
多日的争吵,许多人对豪格和多尔衮的争斗也极为不满,他们都期望能早日确定皇位归属。所以当哲哲皇后的懿旨下达后,众人当即就表示皇后早就应该这么做了,并支持第二日的皇位商讨事宜。
翌日,众人来到皇宫,穿着庄重的哲哲皇后首先表示了她的态度,告诉所有人大清皇位必须马上确定下来,不能继续这样拖延下去。这个态度让不少人赞同,接着哲哲皇后就按照昨日范文程所教的一步步来,先确定皇位由皇太极之子继承的法理,反对了八旗推举制度的可能,等到这个问题被绝大多数人拥戴后,哲哲皇后这才转移到了究竟由皇太极的那个儿子来继承大统。
和预判的一样,在多尔衮没可能继续以八旗推举制进行阻拦的情况下,多尔衮只有了一个选择,就是同意由皇太极的儿子继承但不同意由豪格继承的态度。
这样一来,现场又开始了激烈的争论,可这时候豪格已没了和多尔衮争夺的能力,因为支持他的大部分人之所以支持他仅仅是因为皇位继承权的选择而不是必须让豪格继位的原因,所以当这个问题被解决后,许多人对于皇位究竟是由豪格来继承还是皇太极的其他儿子继承已没太多在意了。
这时候多尔衮也看明白了情况,领头强烈反对豪格继位,豪格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之前还得意洋洋的他一下子就傻了眼,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有人开始推举皇太极的其他儿子继承皇位,一来二去就把福临成为人选挑了出来,由于福临的出身没有问题,而且年龄又小,再加上他和哲哲皇后的关系,一下子就成了最热门的继承人。
此时多尔衮也觉得一个娃娃当皇帝对自己来说是有利了,转而也开始同意由福临继位,这样大势已去,豪格最终失去了争夺皇位的可能,无奈之下也只能同意由福临继位,最终哲哲皇后拍板,众人表态,把这件事正式定下,就这样还不怎么懂事的福临连自己都没想到居然就成了大清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