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福临 (第2/3页)
双方一个台阶下,而出面能做这件事其他人都没这个可能,唯娘娘莫属。”
“只要娘娘以皇后之尊召集所有八旗旗主、勋贵和汉臣,商讨皇位继承大事,然后先以确定皇位继承权必须要以先帝之子来继承,否决八旗推举制,这样一来肃亲王等人必然同意,而奴才等汉臣也会表示赞同。”
“睿亲王虽然强横,可在大多数人赞同的情况下也只能低头,放弃八旗推举制,这样一来事就成了一半。”
说到这,范文程笑了笑,成竹在胸道:“确定了先帝之子继位后,睿亲王接下来能做的只能是反对由肃亲王继位,而挑选先帝其他皇子继承大统,这时候奴才等会站到睿亲王那边,劝肃亲王以大局为重退出皇位继承。而那些支持肃亲王的人其中有很大部分并非真是肃亲王的人,只不过是坚持皇位继承权的合法性罢了,只要皇帝宝座上坐着的是先帝之子,对于他们来说是肃亲王或者其他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在这种情况下,肃亲王就成了弱势一面,他唯一能做的仅仅只是退而求次,放弃皇位由其他皇子继位,到时候娘娘再一言而决,以正宫皇后的名义把此事定下来,这件事就算彻底了了。”
哲哲皇后听到这眼睛猛然亮了起来,不由自主挺直了腰,越琢磨范文程的话心里越是高兴。这些日子她为了豪格和多尔衮争夺皇位的事苦恼不已,没想到这样复杂的局面居然被范文程分析的头头是道,而且还拿出了异常可行的方案来。
仔细想着,哲哲皇后认为范文程这个办法是最好的办法了,只要皇位归属确定下来,因为这件事所起的纷争也烟消云散了,如此大清也避免了可能的内乱,盛京也能就此稳定下来,这是一件好事啊!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豪格不当皇帝,这个皇帝由谁来当呢?哲哲皇后当即对范文程询问,心中早就有主意的范文程当即就提了一个人选,当听到这个人选的名字后哲哲皇后很是意外,因为范文程所提出的人选既不是叶布舒也不是硕塞,更不是高赛和常舒,而是仅仅只是一个娃娃的福临,这让哲哲皇后当即就愣住了。
怎么会是福临呢?福临这孩子今年还不到六岁,皇太极的儿子中他虽然不是最小的,可也远没到成人的地步。
反而叶布舒和硕塞都已成年了,就算是高赛和常舒也比福临大啊!为何范文程偏偏挑中福临?
对于哲哲皇后的询问,范文程做了如下解释,他告诉哲哲皇后,叶布舒的出身不好,他的母亲已被皇太极废了,一个废掉的福晋所生的儿子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而其他三人虽不像叶布舒,可硕塞、高赛和常舒的母亲都是庶妃,在皇太极的后宫中地位不高,资格自然也不大。
而且高赛是一个文人,平日里喜好文学,这样的人是当不了皇帝的,常舒能力平平,也不是什么好人选。所以这样排下来,不到六岁的福临反而最为合适,虽说福临的母亲是侧福晋,但后来被皇太极封为庄妃,从地位来说比皇太极其他几个儿子略高点,更重要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福临的母亲也就是庄妃是哲哲皇后的侄女。
没错!哲哲皇后和自己亲侄女一起嫁给了皇太极,这个情况在大明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可在大清却不是什么稀奇事,而且哲哲皇后不仅和庄妃是姑侄,还和皇太极最为宠爱的元妃海兰珠也是姑侄。
一个姑姑两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