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 孙承宗的谨慎 (第3/3页)
直接任命,而且还在不少官员询问之下直接推给了孙承宗。而孙承宗也不傻,他当然明白朱慎锥这么做的目的,朱慎锥信任孙承宗不代表他会信任其他人,更不希望一些腐儒当教习教歪了太子和皇子,所以朱慎锥借孙承宗是总师傅的缘故把这事给推了出去,只是找的借口罢了。
至于孙承宗也是一样,之前就有不少人跑来找他的门路,意图毛遂自荐或者推举人进教习堂。可孙承宗同样一个都没答应,找了理由推了出去,时间久了就成了现在这番模样,孙承宗这个总师傅居然成了唯一的文课师傅,这的确有些不妥。
“陛下,此事重大,应该由陛下……。”孙承宗正想说自己的看法,可还没等他说完朱慎锥就摆手打断:“先生不必过谦,朕信得过先生,而且教习堂文课师傅一直空悬总不是件事,时间再久终究不好,以先生识人之能,还是由先生推荐合适,先生的人朕放心!”
孙承宗心中苦笑,什么叫你放心?这不是把责任全压在自己身上了么?想到前些时候各方面一直为教习堂师傅人选眼红的情况,孙承宗心里知道朱慎锥这边同样承受了压力,这件事恐怕再拖不合适了,这才会找自己商量。
既然话到如此了,孙承宗不推荐也不可能,他仔细琢磨了后说了几人的名字,这些人有的在翰林院任职,有的是朝中的中下级官员,年龄都不算大,学问算是不错,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这几人都不是东林党、浙党、楚党、齐党中的任何一党人员,就连近来名气响亮的复社成员也不是,属于朝廷官员中的边缘人物。
朱慎锥认真听着,等听完孙承宗对这些人的介绍后微微点头:“既然是先生推荐,朕自然没有异议,这样吧,就按照先生举荐的人来,不过目前也不需要这么多人,先在其中挑选两人入教习堂如何?如不合适再另选人替换,或者后续陆续增添?”
“臣自当遵命。”孙承宗一口答应,这时候朱慎锥又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开口继续问:“先生,刚才你所推荐的人中似乎没有东林党的官员?就连浙党、楚党的人也无?朕可知先生出身东林,东林向来号称人才济济,要论文采可谓是大明第一,为何先生不推荐东林的人?反而选了这些人?难不成先生是为了避嫌?”
孙承宗拱手道:“老臣并非避嫌,老臣出身东林的确不假,可东林中鱼龙混杂,虽有才之人,但也有不堪之人,老臣身为教习堂总师傅,为国培养储君,自然要为陛下为大明着想。我大明党争已久,许多事坏就坏在党争之上,老臣本人受党争之苦身同感受,太子乃大明储君,宋王乃大明亲王,皇子教育当慎重才是,何况教育皇子以学时为重,千万不能牵涉其他,而且太子、宋王年幼,一旦受其影响往后就失了为君者的正道,这并非老臣所愿,所以思来想去,这才挑选了这些人,如陛下觉得不妥,还容老臣回去后细细盘算,再选合适人供陛下圣决。”
孙承宗坦坦荡荡,言语间丝毫不绕弯子,他这个态度让朱慎锥极为满意,尤其是这番话直接说到了他的心里去,更是高兴,当即连连点头表示赞同,说也不用回去细想了,既然孙承宗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考虑,就按照孙承宗的举荐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