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 孙承宗的谨慎 (第2/3页)
,跟着皇帝一起吃饭可不是什么享受,就和后世普通老百姓和大领导一起吃饭一样,在饭桌上不仅要陪着小心,还得战战兢兢生怕说错了话,或者哪里做错了,这顿饭吃下来根本就吃不饱,还累的很。
朱慎锥让卢九德把孙承宗喊来,自己却去了皇后那边,这分明就是故意避开的。这样一来孙承宗吃饭就没必要顾及皇帝在一旁了,完全可以放松吃的尽兴。所以朱慎锥的这种做法非但不是怠慢,反而是一片好意,以孙承宗的聪明怎能猜不出来?
朱慎锥的这番安排虽然不起眼,可却不是普通皇帝能想到的,这让孙承宗心中多了几分感动。
接着,朱慎锥开口询问了关于太子和宋王学业的情况,对此孙承宗进行了回答,他告诉朱慎锥太子和宋王都很聪慧,学习基础打的扎实,皇后当年教的好,他作为总师傅不仅省却了不少力,而且还对有这样两个好学生很是高兴。
对于具体的学习情况,孙承宗既不夸大也不贬低,实话实说。仔细聆听着孙承宗的回答,朱慎锥时不时微微点头,其中还插话询问了几句,孙承宗对应做了回答,等孙承宗说完后,朱慎锥表现的很是高兴。
“先生大才!有先生这样的老师教导太子和宋王朕就彻底放心了,其实朕心里也明白,先生之才远不仅如此,让先生当这个总师傅是委屈了先生,还请先生不要怪朕才是。”
“陛下说的哪里话,老臣能有这个机会是多少人求之不得呢,而且太子和宋王无论性格还是为人,老臣都欢喜的很,国家有此储君是国家之福,更是我大明万民之幸。”
“呵呵,哪里哪里,这都是先生的功劳。”朱慎锥情不自禁笑了起来,作为父亲听到别人尤其是老师夸赞自己的儿子,他怎能不高兴呢?
就太子和宋王的学业聊了几句,孙承宗不由得说起了今天太子所言,谈到了今天太子对汉末局势的回答。朱慎锥很感兴趣的追问了几句,孙承宗没有隐瞒把当初太子的话讲给了朱慎锥听。等说完后,孙承宗还感慨了几句,说太子有这样的眼光和分析能力,别说一般学子比不上,就连许多官员也不一定能够和太子看的这样明白,实在是不易。
朱慎锥点点头,笑着说道:“太子还年幼,宋王也是,他们小聪明是有,可经验却是不足,纸上得来终须浅,这些还得先生多多教诲才是,可别让他们太过得意,自以为是了。”
“陛下此话虽有些过,不过也算是拳拳爱子之心,老臣自然明白,还请陛下放心就是。”孙承宗郑重回答道。
“对了先生,教习堂如今也逐步正规,文课的师傅眼下就先生一人,朕一直打算再找几位先生为先生分担一二,却没什么好的人选,不知先生可否有合适的人能为朕推荐?”
“这……。”孙承宗没想到朱慎锥话锋一转会突然提到这件事,这件事要说起来的确耽搁了些时日了,当初任命他为总师傅的时候就说过教习堂有文武之分,孙承宗抓总,下面分为文武两课,武课那边孙承宗没丝毫插手,基本都是朱慎锥安排的人,只不过名义上由孙承宗负责而已。
但文科这边,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朱慎锥一直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