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复社中坚 (第3/3页)
徐宪成说到这不由的摇头,可接下来他又道:“但就算如此,东林党中也并非没有真正的贤能,更不缺忠于朝廷为国为民的才干。远的不说,就说刚告老还乡的孙承宗孙大人吧,孙大人就任蓟辽督师以来辽东,其才能天下皆知,也有正是有孙大人在辽东,这些年辽东政局才能如此平稳。”
“除去孙大人,前内阁首辅叶向高也是干才,就连屈死狱中的杨涟、左光斗也有几分风骨……。”
“慎言!”不等徐宪成继续往下说,朱慎锥顿时开口喝止了他。
说孙承宗和叶向高也就罢了,可杨涟、左光斗等人能是随便讲的?这两人包括其他几个东林党人已被魏忠贤以罪处死,这事才过去不久,杨涟等人死后东林党受到重创,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正对东林党穷追猛打,一旦让人知道徐宪成居然同情杨涟等人,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徐宪成笑道:“姐夫伱放心,这也就是和你说说而已,如在外面这些话可是怎么都不会出口的,祸从口出的道理我还是懂。”
微微点头,朱慎锥问:“眼下朝中东林党和阉党斗的厉害,对你可有影响?”
“这倒没有。”徐宪成说道:“我如今在工部观政,又负责宫内三大殿营造一事,说白了就是个工地监工的,再者我暂时还未正式授官,朝堂上的争斗离我尚远呢。”
“不过……。”
“不过什么?”
徐宪成叹了口气道:“同科中倒有几人来寻过我几回,当初游学认识的士子也有书信于我,言语之中颇有拉拢。”
“这些不会是东林党吧?”朱慎锥急问。
“算也不算。”徐宪成如此回答,见朱慎锥不解,他告诉朱慎锥这些人并不说真正的东林党,不过却是同情东林党的文人,毕竟大明重文轻武,文官的地位很高,就连勋贵武将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一个太监?
魏忠贤眼下权势越大,阉党之势有目共睹,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投靠阉党一派的文官外,大部分文官包括文人士子都对此很是愤慨,这不是对错问题,而是立场问题,被一个太监爬到文官的头上并且被打压至此,在读书人看来是一种耻辱。
徐宪成游学南京的时候认识了不少学子,更因为张溥等人的邀请一同成立了一个学社——应社。而这个应社如今已不是当初的应社了,早在今年的时候,应社和其他几家学社合并,并以应社为基础重新整合,从而有了一个新名字——复社。
复社的名字来源于“志于尊经复古”一说,以宗经复古、切实尚用相号召,切磋学问,砥砺品行,反对空谈,密切关注社会人生,并实际地参加政治斗争为宗旨。
从这点来说,复社的政治理念是不错的,复社成立后,不少江南学子因志同道合陆续加入,人员数额剧增,眼下已加入者已有千余人,隐隐有江南第一社的美称。
徐宪成虽然不是江南学子,但他却是复社前身的应社创始人之一,而且徐宪成这一次秋闱又高中二甲,自然就成了复社中的重要人物,复社当然不会无视在京中的徐宪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