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复社中坚 (第2/3页)
让人信服,所谓魏忠贤把天启皇帝当成傀儡一事更是无稽之谈。
在天启皇帝面前,魏忠贤就是一个普通的老仆,面对皇帝恭敬无比,而从他们寥寥几句对答就能判断出,天启皇帝才是魏忠贤的主子,魏忠贤只是皇帝的奴婢罢了。
此外,魏忠贤似乎也不是那种凶狠毒枉顾民生之人,他反而对老百姓不错,就在徐宪成刚观政入宫负责营造事宜之初,有一次天启皇帝正和他交代工程细节时,魏忠贤来了。
魏忠贤见了天启皇帝,就禀报了皇帝刚接到地方受灾之事,在天启皇帝询问魏忠贤如何处置的时候,魏忠贤毫不迟疑建议减免地方钱粮,由朝廷尽快拨款拨粮救灾的建议。
不仅如此,魏忠贤还对天启皇帝说天下老百姓向来过的不容易,朝廷赋税不能总盯着老百姓。穷哈哈土里刨食能有几个银子?一旦老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这天下必然大乱。
大明虽然需要银子,无论是眼下辽东打仗还是其他方面都要用钱,可再用钱这银子也不能只从百姓身上搜刮,天下能弄钱的地方多了去了,何必总盯着老百姓那三瓜两枣呢?无论是进一步加大对外贸易又或者从江南财赋之地多增商税,不比从老百姓身上弄钱来的更好?
面对魏忠贤的这番话,天启皇帝沉咛后很快就点头同意,并让魏忠贤尽快去办。过后没几日,关于地方减税和赈灾的旨意就下达了,朝廷如此爱惜民力,实在是百姓的幸运,徐宪成也是从这件事对魏忠贤的看法有了改变。
说到这,徐宪成不由得感慨,他游学途经南京之时认识了不少学子,和学子们交流过程中,徐宪成了解到了许多以前所接触不到的情况。可随着了解越多,徐宪成对于江南学子的观点和看法并不赞同,在他看来许多人过于夸夸其谈,对事物的判断也往往出自于本身的利益,尤其是那些亲近于东林党,甚至东林一脉的人,更有些看不上,这些人中许多家中豪富,嘴上挂着百姓苍生,可实际上却每每一日豪掷千金,醉生梦死,无病呻吟,却对现实不管不顾,只会空谈。
谈到这些,徐宪成不由得感慨,在实际做事上,那些人还不如魏忠贤这么一个太监,至少魏忠贤一个太监能为老百姓着想,无论魏忠贤做了多少伤天害理之事,用多么毒辣的手段弄死不少东林党人,可仅此一点,魏忠贤就比天下许人强了不少。
“如此,你对这位魏公公颇有好感?”朱慎锥笑问道。
徐宪成微微摇头:“感慨是有几分,但说颇有好感倒不至于,只是觉得道听途说不可信,这人究竟如何,只有亲眼见过才能看得明白。”
“更何况,这位魏公公也绝对称不上什么好人,他虽对百姓有几分仁厚,可同样手段毒辣,做事凶残。”
“东林一党小弟在江南接触过不少,到了京师后也见过几人,诚然东林党中好高骛远夸夸其谈的人不少,为己私利党同伐异者也有许多,说句不好听的,有些人的嘴脸实在是令人恶心,读圣贤书却一肚子的男盗女娼,嘴上说的比任何人都光明正大,暗地里做的那些事却是不堪之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