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零五章 太子大婚,凤阙良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九百零五章 太子大婚,凤阙良缘! (第2/3页)



    心中既因即将成婚而感到忐忑不安,又深知这场婚礼背后沉甸甸的政治意义,掌心微微沁出汗珠,将袍服的袖口都浸湿了些许。

    英国公府门前,朱漆大门洞开,门环上系着的红绸随风飘扬。

    三十六名铁甲军手持长戟,整齐地排列在大门两侧,他们身披锃亮的铠甲,红缨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宛如守护珍宝的武士,尽显威严。

    赵清漪端坐在绣阁内,十二名侍女正围绕在她身旁,小心翼翼地为她梳妆打扮。

    绣阁内,妆奁里摆满了各种精美的首饰,金钗、玉簪、珍珠步摇琳琅满目。

    鎏金铜镜中,少女黛眉如远山含黛,眼眸明亮如星,肌肤胜雪,凤冠上九只金雀口衔东珠,随着她的呼吸轻轻颤动,每一颗东珠都圆润饱满,在烛光的映照下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嫁衣采用蜀地进贡的云锦,色彩绚丽,质地柔软。以金线绣满并蒂莲与鸳鸯,针法细腻,图案栩栩如生,十二幅裙摆层层叠叠,犹如绽放的花朵,行走时似流云舒展,美不胜收。

    “小姐,吉时将到。”乳母王嬷嬷捧着漆盘走近,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与期待。

    漆盘中放着用红绸包裹的铜镜与剪刀,这两件物品在婚礼中有着特殊的寓意。

    赵清漪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紧张,按古礼取过铜镜自照,镜中的自己妆容精致,凤冠霞帔,宛如天仙。她又将剪刀别在腰间,这是寓意破除不祥、守护婚姻圆满的仪式。

    忽听院外传来一阵整齐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她透过窗棂望见九鸾青盖车缓缓驶入,心跳陡然加快,脸颊也泛起了红晕,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裙摆。

    刘嗣在司仪的引导下,迈着沉稳的步伐步入府中。

    每走三步,他便向正堂方向行揖礼,动作庄重而优雅,尽显皇家风范。

    英国公赵云身着玄色朝服,银须飘飘,身姿挺拔地立于阶前。

    当太子行至阶下,赵云忽然抽出腰间佩剑,寒光一闪,惊得众人纷纷屏息——却是按古礼“却扇”,以剑挑起女儿的红盖头一角,朗声道:“吾女清漪,今以汉室礼法,托付于太子殿下!”

    声音洪亮而坚定,充满了对女儿的不舍与对太子的信任。

    赵清漪在侍女搀扶下,缓缓迈出绣阁。

    她的裙摆掠过青石时,发出细碎的环佩声响,宛如悦耳的音乐。

    刘嗣望着眼前佳人,见她眼眸如星子般明亮,虽按礼制垂首敛目,却难掩英气。

    她的面容姣好,朱唇微启,两颊绯红,美得令人心醉。

    二人相视而立,在司仪的引导下,行三揖三让礼,每一次俯身,都引得观礼宾客低声赞叹,赞叹这对璧人的般配,也赞叹皇家婚礼的庄重与典雅。

    迎亲队伍返程时,场面更加壮观。

    百匹骏马组成仪仗队开道,马身上装饰着鲜艳的红绸与铃铛,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整齐而有力的声响。

    车上悬挂的铜铃铛声与编钟乐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美妙的乐章。沿途百姓挤在街道两侧,人山人海,争相目睹这场盛世婚礼。

    有孩童将铜钱抛向婚车,高呼“早生贵子”,铜钱如雨点般落下,被侍卫以红绸兜住,寓意接住福气。

    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纷纷议论着这对新人,祝福声此起彼伏。

    东宫前,早已搭建好三丈高的青庐。

    青庐以青布搭建而成,上面装饰着各种吉祥的图案与彩带,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刘嗣与赵清漪在司仪高呼“沃盥礼成”后,先后净手。

    侍女们端着精美的铜盆与毛巾,太子与太子妃神情庄重地洗净双手,以示洁净身心,去除污秽,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婚后的生活。

    接着行“同牢礼”,案上摆放着象征夫妻一体的黍米与肉食,二人各执一角进食。

    黍米的清香与肉食的鲜美在口中交融,米粒沾在嘴角时,引得宾客们会心而笑,气氛温馨而欢乐。

    “合卺礼——”随着司仪的喊声,侍女捧上两只以红绳相连的匏瓜,内盛苦酒。

    匏瓜一分为二,象征着夫妻二人从此合为一体。

    青庐内烛火摇曳,二十八星宿的绣纹在光影中若隐若现,刘嗣与赵清漪并肩跪坐在铺着锦绣的蒲团上。

    合卺礼的匏瓜已呈于案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