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 对冲投资,太子选妃! (第3/3页)
上发出清脆而有力的声响,他的目光深邃而锐利,仿佛能看穿人心。
“他若连枕边人的利害都看不明白,还谈什么治国安邦?”
三日后,御花园内宛如仙境,百花争奇斗艳,芬芳四溢。
曲水流觞之处,五乘装饰精美的青雀辇缓缓停下。
车轮碾过鹅卵石小径,发出细微的声响。
关月柔低垂螓首,一张绝美的脸庞几乎完全被绣着并蒂莲的团扇遮住,只露出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眸。
她的指尖紧张地绞着帕子的流苏,细腻的肌肤在团扇的阴影下泛着淡淡的红晕,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羞涩而动人。
赵云之女赵清漪却毫不扭捏,一把掀开轿帘,一袭月白劲装勾勒出她挺拔修长的身姿,英姿飒爽。
腰间的软剑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剑柄上的宝石闪烁着寒光,惊得一旁的宫娥纷纷侧目,眼中满是惊叹。
太子刘嗣身着一袭华丽的织金锦袍,玉冠束发,腰间玉带熠熠生辉,站在九曲桥畔等候。
清晨的阳光洒在他身上,为他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更显风度翩翩。
当他的目光扫过五人时,脑海中不自觉地闪过幽州度田时的权谋较量。那些与豪强的明争暗斗,与异族的惊险周旋,此刻都在他心中翻涌。
他深知,这场看似风雅的宴会,实则是父皇设下的又一道严苛考题,每一个选择都关乎着未来的局势。
“太子殿下安好。”五位女子盈盈下拜,声音婉转悠扬,错落如珠玉落盘,在御花园中回荡。
刘嗣抬手示意起身,目光在关月柔泛红的脸颊和赵清漪坦然无畏的眼神间游移,心中暗自思索。
宴会上,乐师奏响悠扬的《凤求凰》,美妙的旋律在花园中流淌。
美酒佳肴如流水般端上青石案,珍馐美馔香气四溢。
刘嗣首先走向关月柔,瞥见她腕间晶莹剔透的翡翠镯子,嘴角勾起一抹温和的笑意,温声说道:“听闻关小娘擅画,不知可曾见过幽州的胡杨林?”
关月柔的睫毛轻颤,如蝶翼般扑闪,团扇半掩樱唇,声音轻柔婉转,如同黄莺出谷:“妾虽未亲眼所见,却读过乐府诗中‘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想必是极壮阔的。”
她说话时,身上淡雅的茉莉香随着微风飘来,温柔得如同江南的春水,令人心醉。
赵清漪却在此时开口,声音清脆响亮,打破了这温柔的氛围:“殿下,听说您在幽州用鲜卑骑兵破局,若换作羌人,又当如何应对?”
她的问题让在场众人皆是一惊,关月柔的团扇不自觉地捏紧,指节泛白;其他女子也纷纷露出惊讶的神色。
而刘嗣却饶有兴致地转身,迎上她清亮而坚定的目光,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赵姑娘倒是快人快语。”刘嗣执起酒盏,琥珀色的酒液在阳光下流转,折射出迷人的光泽。
“羌人重情义,若以恩义结之,辅以雷霆手段,未必不能为我所用。就像……”
他忽然停顿,目光扫过众人,眼神深邃而意味深长,“选太子妃,看似儿女情长,实则关乎社稷。”
这话一出,宴会上的气氛瞬间凝固。
马芸握紧腰间马鞭,眼神中闪过一丝敬佩;陈婉低头抿茶的手微微发抖,面露紧张。
唯有赵清漪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意,端起酒盏一饮而尽,那豪爽的姿态,尽显巾帼风范:“痛快!比起扭捏作态,倒不如直抒胸臆来得自在。”
夜幕降临时,椒房殿内烛火通明,暖黄色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房间。
张氏望着儿子疲惫却坚定的眼神,心中满是关切,轻声问道:“嗣儿,你可想好了?那关家小姐温柔贤淑,与你也算知根知底……”
“母后,正是因为知根知底,才无需联姻巩固。”刘嗣望着窗外皎洁的月亮,想起赵清漪谈论军政时眼中闪烁的光芒,那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
“关家已有叔父在东宫任职,势力足够庞大。而赵家……”他顿了顿,声音放低,神情变得严肃。
“子龙将军年事已高,赵家急需新的倚仗。若能结亲,既能安抚老臣,又能为我所用。”
张氏凝视着儿子,恍惚间看到了先帝刘备的影子——那个在乱世中纵横捭阖,周旋于各方势力间的枭雄,此刻竟在儿子身上重现。
她轻轻叹了口气,抬手为刘嗣整理衣领,动作温柔而慈爱:“明日,便派人去英国公府下聘吧。只是你也要记得,夫妻间除了利益,还需真心相待。”
刘嗣郑重地点头,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他坚毅的轮廓。
他知道,这场选妃如同幽州度田一般,都是通往皇位路上的关键棋局。
而赵清漪,将是他棋盘上不可或缺的一子——既是携手同行的伴侣,更是稳固江山的助力。
未来的路还很长,他将与她一起,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