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零三章 父子同心,后继有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九百零三章 父子同心,后继有人! (第2/3页)

今日,全赖父皇平日的教导。此次幽州度田,儿臣不过是依循父皇的教诲,尽力而为罢了。”

    然而,刘禅的脸色突然变得严肃起来,眉头紧紧皱成一个“川”字,眼中的欣慰瞬间被忧虑取代,语气也变得凝重:“但你引入鲜卑、匈奴人相助一事,却太过冒险。异族人向来反复无常,野心勃勃,如同喂不饱的狼。

    此次虽然成功了,但万一他们趁机作乱,在我大汉的土地上烧杀抢掠,后果将不堪设想。异族人可以用,但必须慎之又慎,一次成功是侥幸,若屡次弄险,必将酿成大祸,动摇我大汉根基。”

    刘嗣心中一紧,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

    他再次重重跪下,膝盖撞在金砖上发出闷响,眼神中满是懊悔与自责,低着头不敢与父皇对视:“父皇教训得是,儿臣当时也是迫于无奈,幽州豪强势力盘根错节,相互勾结,若不借助外力,度田之事难以推进。儿臣思虑不周,险些酿成大错,还望父皇责罚。”

    刘禅看着跪在地上的太子,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声音中带着一丝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责罚就免了,你能认识到错误就好。此次也算是一次教训,日后行事,务必谨慎。你先回去休息一个月,一个月后,朕命你前往凉州,继续推行度田之事。凉州局势复杂,羌人、氐人等部族众多,各自为政,利益纠葛复杂,比幽州更难治理,你要好生准备。”

    刘嗣心中猛地一震,像是被一道惊雷劈中。

    凉州的复杂局势他早有耳闻,那里山川险峻,部族林立,矛盾冲突不断,是个十足的“烫手山芋”。

    没想到父皇竟这么快就将如此重任交予他。

    他的心中既感到无比沉重,像是压了一块巨石,又有一丝隐隐的期待,如同黑暗中看到了一缕曙光。

    沉重的是,他深知凉州度田的难度之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部族冲突,战火一旦燃起,不仅度田之事功亏一篑,还可能危及大汉边疆。

    期待的是,这又是一次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若能成功,他在朝中的威望将更上一层楼,离那个皇位也将更近一步。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眼神中燃烧着斗志:“儿臣遵旨!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所托!”

    从太极殿出来后,刘嗣迫不及待地前往皇后寝宫。

    一路上,他的步伐轻快得像是要飞起来,心中满是对母后的思念。

    皇后寝宫位于皇宫深处,周围种满了松柏,一条蜿蜒的石子路通向宫门。

    庭院中,几株早开的玉兰树含苞待放,洁白的花苞在枝头轻轻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仿佛能抚平人心中的焦虑。

    刘嗣走进寝宫,看到皇后张氏正坐在窗前的绣墩上,手中拿着针线,似乎在缝制着什么。

    她身着一袭淡紫色长裙,衣袂上绣着精致的缠枝莲纹,气质温婉优雅。

    虽然岁月在她眼角留下了细纹,但依然美丽动人,眼神中透着慈爱与温柔。

    听到脚步声,张氏抬起头来,当看到是太子刘嗣时,手中的绣品“啪嗒”一声掉在地上,眼中瞬间充满了惊喜和心疼。

    “嗣儿!”张氏快步迎了上来,双手颤抖着捧起刘嗣的脸,上下打量着他,眼眶渐渐湿润,“你怎么瘦成这样了?在幽州是不是吃了很多苦?是不是有人欺负你?”

    她的声音温柔而关切,手指轻轻抚摸着他脸颊上的胡茬,像是在抚摸一件失而复得的珍贵宝物。

    刘嗣心中一暖,鼻子微微发酸,露出一个灿烂的微笑,声音带着撒娇的意味:“母后,儿臣没事。幽州度田虽然辛苦,但儿臣都挺过来了。能为父皇分忧,为大汉百姓谋福祉,再苦再累也值得。”

    张氏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心中既欣慰又骄傲,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母后听说了,你在幽州做得很好,为咱们大汉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母后真为你感到骄傲。”

    她伸手轻轻擦拭着儿子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