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九百零三章 父子同心,后继有人! (第1/3页)
炎兴三年初春,料峭的寒意仍在洛阳城的街巷间徘徊。
晨曦微露,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巍峨的城楼,厚重的城门在吱呀声中缓缓开启,沉睡一夜的城池渐渐苏醒。
远处,一队风尘仆仆的车马沿着蜿蜒的官道缓缓驶来,车轮碾过坑洼不平的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扬起阵阵细碎的尘土,在熹微的晨光中翻滚、飘散,仿佛诉说着这一路的艰辛与漫长。
车队最前方的马车,车帘上沾满了班驳的泥点,布料因长途跋涉而显得皱巴巴的,边角处还微微卷起。
太子刘嗣伸手掀开帘子,探出半个身子。
数月未见,洛阳城的轮廓依旧熟悉,朱雀大街上的喧闹声隐隐传来,街边店铺的幌子在风中摇晃。
他的衣袍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华贵,暗纹锦缎上满是旅途的风霜,褶皱间还夹杂着几片枯黄的草叶;头发也略显凌乱,几缕发丝被风吹得贴在脸颊上,遮住了他那双明亮的眼睛。
但此刻他的眼神却熠熠生辉,透着难以掩饰的兴奋与自豪,仿佛历经一场大战的勇士,满载荣耀归来。
回想起幽州的日日夜夜,那些与豪强的明争暗斗,与异族的惊险周旋,每一次困境中的抉择,每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都化作了心中澎湃的成就感。
他终于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证明了自己有能力挑起治国安邦的重担。
想到此处,他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太极殿内,檀香袅袅,青烟在盘龙柱间萦绕升腾,宛如云雾缭绕的仙境。
烛火明明灭灭,将殿内的金砖映得忽亮忽暗,光影交错间,更显庄重与肃穆。
大汉天子刘禅正在偏殿处理朝政,案头堆积如山的竹简和文书几乎遮住了他的半张脸。
他身着一袭明黄色龙袍,金线绣就的祥龙在烛光下泛着微光,本该尽显尊贵威严,却难掩他面容上的疲惫。
自登基以来,他每日卯时即起,直至深夜才歇,亲力亲为处理国事。
批阅奏章时,他总是逐字逐句斟酌,生怕遗漏任何一个细节;召见大臣时,他认真倾听各方意见,反复权衡利弊;谋划军政时,他常常废寝忘食,在地图前一站就是几个时辰。
只为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大汉江山,不辜负先帝的重托和百姓的期望。
太子刘嗣在殿外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衫,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偏殿。
他的脚步沉稳有力,却又不自觉地放轻,每一步都带着对父皇的敬重与忐忑。
在距离龙椅数步之遥时,他双膝重重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声音洪亮而恭敬:“儿臣刘嗣,拜见父皇!”
声音在空旷的殿内回荡,惊起了梁上栖息的几只燕雀,扑棱棱地飞向殿外。
刘禅手中正在批阅奏章的竹简微微一顿,缓缓抬起头来。
看到太子的那一刻,他疲惫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他放下手中的竹简,揉了揉发酸的眉心,声音略显疲惫却带着关切:“起来吧。”
刘嗣缓缓站起身,挺直腰板,目光坚定地望向父皇。
刘禅的目光如同一把尺子,从上到下打量着他,看到他消瘦的脸庞、凹陷的脸颊和憔悴的神色,心中微微一痛,像是被一根细针扎了一下。
那曾经圆润的面庞如今轮廓分明,原本白皙的皮肤也被晒得黝黑,可见这数月来吃了多少苦。
但更多的,是看到儿子成长后的欣慰,他的身姿比从前更加挺拔,眼神也多了几分成熟与坚毅。
“此次幽州度田,你做得不错。”刘禅的声音平静,却让刘嗣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冬日里的暖阳洒在身上。
“分化豪强、巧用谋略,手段果决,有朕当年的风范。”
刘嗣心中大喜,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但脸上依然保持着恭敬的神色,连忙说道:“儿臣能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