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5章 研发模式的差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435章 研发模式的差别 (第2/3页)

火箭发射成本即将大幅度降低后,大家就开始重视起燃料的性价比以及绿色环保问题了。

    在技术探讨了一上午后,整个计划的大方向就算是基本明确了下来,接着康驰就开始分配任务。

    “符院士团队负责轨道飞行器的模块,严博士团队负责一二级助推器模块及储氢技术的设计研发,每周和我汇报一次研发进度,另外难度比较大的发动机和回收系统单独拎出来由我来负责,大家有问题吗?”

    “我没问题。”

    “我……也没问题!”

    当符院士听到自己要单独负责最核心的轨道飞行器,心里其实是有些犯怵的,

    毕竟那玩意的工程量和难度,绝对是他职业生涯中挑战难度最高的。

    不过当他看到严辉都能毫不犹豫地点头后,还是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任务。

    开玩笑,他堂堂航天老院士,总不能还不如一个私企博士吧?

    虽然符院士心里也清楚,严辉跟着康驰混了这么久,自己很多地方说不定还真没这位后起之秀厉害……

    但总不能上来就输了气势吧?

    “如果没问题的话今天就先这样了。”

    宣布完散会后,康驰又让符院士单独留了下来,待所有人都出去后才笑着问他:“符院士刚刚似乎还有什么疑问?”

    “没有啊。”

    “真的?”

    “嗯。”

    “那您预计多久能把轨道飞行器的整体方案拿出来?”

    “这个……估计要两……一年左右吧。”

    “太久了。”康驰摇了摇头,“科技部不是给你们配上了我们的设计系统吗?哪怕轨道飞行器确实有些复杂,以这系统的协调设计能力,也不应该花上一年……甚至两年吧?”

    听到康驰质疑自己的效率,符院士脸上有点挂不住了,当即反驳道:“虽然你们那设计系统确实能大大提高设计效率,但轨道飞行器又不是玩具,咱们既没经验也没参考,必须反复验证实验,一年的时间已经很紧迫了,咱们搞研发也不能一味追求速度,不然出现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