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93章 文明沉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493章 文明沉淀 (第3/3页)

际,有一个人谈笑间却颇有羽扇纶巾之感,卧龙不出,如苍生何,以《隆中对》定蜀汉战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名臣典范。治蜀期间推行严刑峻法却民生安定,发明木牛流马展现科技才能,《出师表》更成忠贞象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诸葛大名垂宇宙——千古丞相诸葛亮。

    跃马斩将万众中,侯印赐金还自封。横刀拜书去曹公,千古凛凛国士风。东吴赴会,单刀往还。足摇地轴,手撼天关。鸿门小可,渑池等闲。关公之名,威震江山!善待士兵而轻视士大夫,以忠义见称于后世,忠义文化的化身。从"温酒斩华雄"的猛将到"水淹七军"的统帅。死后被神化为"武圣",儒家尊为文衡帝君,佛教尊为“护法伽蓝菩萨”、盖天古佛,道教尊为“协天大帝”、“翔汉天神”等,为中华文化中忠诚信义的精神符号——关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全能儒将。赤壁之战以少胜多展现卓越军事才能,治军严明却能礼贤下士——周瑜。

    因着他的存在,一个帝国得以诞生,并隐隐然有一统天下的趋势;可也是因为他的去世,这个帝国迅速走向衰落,几年之内便分崩离析,盛景不再。这个国士无双的人,便是十六国时期的第一流人物。他帮助苻坚对内稳定局势,镇压豪强,修明政教,使国用富饶;对外亲自领兵出征,开疆拓土,大败鲜卑强国前燕,并灭其国。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以正道治国,耍手腕用诡计也是一把好手:其计策之狠,一剑封喉;角度之妙,令人吸气。千古阳谋“金刀计”之人——王猛。

    白袍白马,带领三百白马骑士便奔向钟离,几乎靠着一人之力就击败了北魏浩浩几十万大军,扭转乾坤。——白袍将军陈庆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盛唐最具仙气的诗仙——李白。

    凌烟阁上清风起,留得将军卷世名。以正合,以奇胜。大唐开国第一名将,灭东突厥、平定吐谷浑,奠定唐朝边疆版图。其军事思想(如“奇正并用”)被写入《李卫公问对》,被誉为“军神”。晚年虽遭李世民猜忌,但功绩卓著,死后配享太庙。——李靖。

    安史之乱的救火者,力挽狂澜的统帅,平定河朔与抵御外患,功高震主而善终的典范。集军事天才、政治智慧与完美人格于一身的罕见人物。他不仅挽救了唐朝的颓势,更以谦逊、忠诚化解了权力斗争中的致命危机,其“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的传奇,至今仍是权谋与道德平衡的经典案例。——“尚父”,进位太尉兼中书令,太师,“忠武”——郭子仪。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在两宋变革之际,几乎以一己之力正面进攻全盛时期的金国,却因“莫须有”罪名被蒙冤被杀,没有机会去踏破贺兰山缺,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治兵带兵打仗,却遭到整个时代背叛的千古名将——岳飞。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早年率义军抗金,率50骑闯入数万金兵大营生擒叛徒。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稳定湖湘地区,被誉为“词中之龙”的诗人将军——辛弃疾。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抗争异族侵略,被囚三年,屡经威逼利诱,仍誓死不屈,从容就义的千古民族英雄——文天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临危受命于国家危亡之际,挽社稷安危大夏将倾之时,敌军兵临城下,带兵出城却命关死城门,自绝后路,置之死地而后生,为大明江山再续两百年。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一门忠烈,千古名臣——于谦。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天赋秉异,自幼立志成圣的他,守仁格竹,入朝为官,不屑同流合污,惨被流放,却于蛮荒之地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泉悟道”,创立“致良知心学”,桃李满天下,知行合一,集天下文武大成,终在天泉证道: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千圣皆过影,良知是吾师。良知来自内心,意义源于自己。致良知,人人可成圣!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史上最后一位圣人——王守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