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771章 也不是不行 (第1/3页)
杜甫只需要带着方重勇的亲笔信回成都,将其交给严武,就算是完美完成使命。
但实质上掌控汴州朝廷的某位官家,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如今,“首都经济圈”正在建设当中,布控周边运河的五个卫星城,正围绕着汴梁城展开,大兴土木,日夜不停。
社会需求旺盛到发烫,到处都缺人。
烧砖烧瓦的需要人,马车行与船行需要人,挑夫和脚夫需要人。
工坊里织布的需要人!军工作坊里面也需要人,田间劳作还是需要人!
现在朝廷还要对外用兵,同样是需要招募青壮,从团结兵中招募精锐。
汴州朝廷不但要对河西用兵,岭南那边乱成一锅粥,要不要用兵呢?
这个问题摆在了方重勇的案头。
杜甫刚走的第二天,方重勇就把严庄、李筌、刘晏、张通儒等人召集到府衙里面商议出兵之事。这不聊还好,一聊发现问题很大。
摊子大了,很多地方的经济,并不如汴州和周边州县发达,时常还要中枢调拨物资赈济。汴州朝廷已经是中央政权,其权威虽然不如当年开元时的大唐,但也不是草台班子做派了。
随着官员的增多,财政支出也随之增多。这两年还在不停的检地,查户口,安置客户,协调本地主户与流民客户的关系,花了不少钱。
更不提朝廷在汴州本地开工坊,大力发展棉纺所花费的财帛。
要说朝廷没有钱,那肯定是不对的,这么多年开发汴州,励精图治,利用运河发展经济非常对路,不可能没有显著成效。
问题在于赚得多,花得也多,勉强收支平衡而已,这还是抄家了很多大户和寺庙之后,才达成的平衡。
为此刘晏的发际线都高了不少,已经在朝着秃头方向发展。
“官家,现在国家百废待兴,特别是开发江南,需要持续投入。官家此前说要围绕着太湖发展,这两年已经初见成效。
实在是不适合再开辟战场了。
多的不说,五年之后,官家就算想西征大食,下官都有办法。”
刘晏对方重勇叉手行礼说道。
对于刘晏来说,基哥是他的恩人。他才七八岁的时候,就被基哥接入宫中,请名师培养。
刘晏应该是铁杆的保皇党才对。
这样一个人,之所以愿意为方重勇办事,是因为他看到这位方官家是个愿意办实事的。像刚才那番话,如果面前之人不是方重勇,刘晏压根不会开口。
“官家,刘尚书此言确实不虚,今年实在是不适合两线开战。去年出兵关中,当地许多粮仓都还囤积了存粮,只等今年秋后大军一到,便可以直接使用。
若是出兵岭南,则要重新建立粮道,没有个两三年准备,很难在岭南打出样子来。
这其中靡费,不可尽数,唉。”
严庄也附和刘晏说道。
方重勇环顾众人,大家都是默默点头,似乎颇为赞同。
他们这些幕僚,如今的心态也都发生了改变。
创业的时候,什么激进的主意,只要好用,那都是不要钱的直接上,根本不管后续反噬有多严重。
因为创业就是争分夺秒,打天下就是要一往无前。至于以后,大家先活过今天再说!
而今,汴州朝廷掌控的天下之地,不说十之八九,起码也超过了十之五六了。这时候他们也不想再搞什么激进的策略,平稳发展,按部就班似乎没什么问题。
局势一片大好,大唐境内已经没有什么有力的竞争者。
接下来,方重勇只要缓慢发展自己的势力,逐步控制朝堂内外,逐步将地方行政大权也抓手里,那么,接下来,就是迎接改朝换代的辉煌时刻!
大家坐着等,每天正常上班下班,到时候就可以给自家族谱单独开一页。
为什么要折腾呢?
怎么能确保折腾不是在瞎折腾呢?
心态不同,想法便会不一样,如今方重勇麾下幕僚,求稳的心态很重。
譬如现在,就连行事一向比较激进的严庄,都不赞成方重勇出兵岭南。
“你呢?”
方重勇看向枢密院副使李筌,这位是谋划战争的专业人士,他的意见非常重要。
“官家,如果出兵河西,是接着上一场战争打,禁军中的一些部曲,如今正屯扎关中,相对于出兵岭南,花费要小得多。”
李筌面色有些为难的说道。
他知道方重勇是希望出兵岭南,可是目前的情况,实在是有些不太合适。
“朝廷现在很困难,本官也知道。”
方重勇长叹一声,他环顾众人,似乎有些妥协。沉思良久之后,才开口说道:“诸位都回去再想想具体的方略吧,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