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六十七章 一句话,让伊莲娜小姐为我花了三百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八百六十七章 一句话,让伊莲娜小姐为我花了三百万 (第1/3页)

    “油画的远景和近景,闪电和雷云,烛火与窗户,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顾为经低着头,和铭牌对视。

    他的黑色的眼神被镀在金色的字母底色上显得微微发黄,秋天栗子树树叶的色泽,朦胧之间,他有一种透过黄金的湖面,看见另外一个人的双眼的感觉。

    琥珀中所封存的幽灵,无声的唱着歌。

    顾为经长久的看着。

    “——它们都是光泽,它们都是光泽……都是用光泽去刺破某些东西。”年轻人用很轻很轻的声音念出了刺破琥珀的咒语。

    安娜温柔的闭上了唇。

    她觉得自己已经无需要再解释一些多余的事情了。

    卡拉画的是教堂,然而,她画的从来都不是一幅宗教画,它既不是那些经典的有关神的威严作品,严格意义上,它也很难归类的那些经典的嘲讽其他教派的作品之中。

    不。

    卡拉也许没有想那么多宏大的事物。

    好的坏的,善的恶的。

    那幅画和神明啊,天使啊,魔鬼啊,本质上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

    那幅画仅仅便只与卡拉自己有关,也仅仅只与伊莲娜家族有关。

    中欧传统的建筑学派认为,所谓建筑,便是一种凝固的,伫立在大地之上的能够给所有人一起看的“书籍”。

    过去人们的识字率很低,真正的书籍文字普通人看不懂。

    建筑不同。

    建筑不需要要被阅读。

    它只需要被“感受。”

    它伫立在那里,便自带有其天然的文化内涵,可以通过感受来进行解读。

    希腊式的帕特农神庙,罗马式的比萨大教堂,包括那些巴洛克、洛可可式样的宫院庭台……在这种视角里,它们都是一本本的书。

    世上的所有的尖塔、穹顶、飞檐斗拱,雕花的窗户,古典立柱以及对式庭院,外表上人们目之所及的一切,所有线条和立面,便统统都是书籍里的文字。

    在这一点上,建筑和绘画很像,它们全部都是没有字母却有内容的语言,没有文字却有韵角的诗歌,没有声音却有曲调的音乐。

    它伫立在那里,便是在给自己的威严性以及神圣性背书。

    它便代表着律法和铁则。

    卡拉的一生中,她所接触的最多的这样的书本,就是宫殿和教堂。

    就比如——

    伊莲娜庄园。

    克劳德·莫奈支了个画板立在鲁昂大教堂的对面,一天一天的采风,他看向那些歌特风格的建筑线条,犹如面对着神圣的经文。

    他阅读的那座重达几十万吨的巨大《圣经》。

    最终。

    他用在光下蒸腾流动的石头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而在进行了漫长旅程后,卡拉站在那座教堂面前,仿佛面对着古老的伊莲娜庄园,她的黄金笼子。

    所以,她告诉自己,蜡烛被关在窗户里,但光是被关不住。

    它终会破壁而出。

    几年之前,卡拉在巴黎看见云彩燃烧在凯旋门的上空,回家后在日记里写下——“一扇崭新的艺术道路在我眼前徐徐展开。在燃烧的天幕中,我看到了一条可以无限延伸的梦幻色彩之河。我感受到,这将是我一生的归宿。”

    那时的卡拉未必真的下定了决心。

    巴黎的云彩和塞纳河的波光,只是在伊莲娜小姐心目之中,种下了一枚无限延伸的梦想之核。

    可是。

    这世上有那么多人,艺术学院里有那么多学生,伊莲娜家族几个世纪里,有那么多代热爱艺术的伊莲娜小姐,也许50位,也许100位。

    曾在心中种下无限延伸的梦想之核的也不止她一位伊莲娜小姐。

    光有一粒“核”,是不会开花结果的。

    是力量。

    是骇人听闻的力量,她在旅程之中收获的难以想象的力量正在支持着她,让那粒梦想之核萌发。正是这样旺盛的生命力,支持着莫奈在巴黎的寒冬里,在一个季节里连续搬了七次家,用街上捡来的报纸充当袜子包住脚取暖,让他以及他的妻子卡美尔,依旧能够相伴着走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