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一十三章 稚颈凝血惊寇破,沧波葬逆孤旌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八百一十三章 稚颈凝血惊寇破,沧波葬逆孤旌扬 (第3/3页)

不断翻转的时候,刽子手们,用刀划破了这些案犯的手臂,将他们推下了海。

    之所以要割开手臂,就是为了保证他们必死无疑,这年头,海里的鲨鱼不要太多,甚至滩头还有一堆体型巨大的咸水鳄,血腥味会引来这些捕猎者,确保沉海死刑执行到位。

    很快水面开始沸腾了起来,一朵朵的血花在海面飘起。

    殷宗信站在船头,抬头看着朱字旗和团龙旗,有些失神,他们家是御赐国姓,还尚了一个义女公主,怎么看,都有资格用朱字旗。

    “世子在想什么呢?”师爷有些好奇的问道。

    殷宗信有些迷茫的说道:“我爹真的不姓朱吗?我怎么感觉我们家真的和传闻中一样,是流落在外的宗室呢?”

    “当我没问。”师爷恨不得扯自己一个嘴巴子,世子的思维实在是有些跳脱了。

    殷宗信回到了港口后,写了一本汇报情况的奏疏,跟着押解案犯回京的船,报闻天听。

    正所谓:铁甲踏霜裂盐声,海雾腥甜绕腐鲸;血凝稚颈刃生锈,目朽童瞳链锁腥。

    断喝三声惊寇胆,寒光一落斩枭形;忽逢旧识衣冠改,万顷沧波葬孽星。

    在殷宗信执行沉海的时候,邓子龙的船队捣毁了黑帆军的窝点后,再次扬帆起航南下绝洲,绝洲金矿对大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邓子龙站在船头,看着海波荡漾,眉间深锁如壑。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即将达到的金池总督府,没有强敌。

    时至今日,泰西开海的主力西班牙和葡萄牙还没有找到这里,本地的土著名叫库林族,观星舰观测的情况是:没有威胁。

    库林族生活在绝州东北角,降雨量高达三尺六寸的灌木丛林里,他们使用的是石器,服装以兽皮和草料为主,他们没有冶炼技术,只有少量的青铜器。

    库林族十分的落后,他们将一种名叫红胶树的树木剥树皮坐船,因为缺少趁手的工具,他们连伐木造船的能力都没有。

    库林族还在使用树皮做的船,而大明已经拥有了铜包木技术,让船只寿命更长,免受船虫的困扰。

    松江府、漳州府、广州府,正在试图制造一种壳体更薄的铁甲船,眼下广州府的进度最快,广州府的铁甲船船板是两层,外层是铁,内层是木,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通过海测。

    而支撑广州府造铁甲船的原因也比较简单,佛山铁冶所在铁器冶炼上的巨大成功,王家屏搞出来的两个铁厂,用良币驱逐了劣币,维持了佛山铁锅的高价,也让冶炼技术突飞猛进。

    库林族没有威胁,反而让邓子龙忧心忡忡。

    因为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坍塌的,内外都有矛盾,不全都是坏事,只有内外交困,才是天塌地陷。

    吕宋、旧港总督府都面临着极大的威胁,红毛番、倭寇、夷人、黑番、波斯人,还有内部分歧。

    可是金池总督府缺乏了这种内外矛盾,库林人并不是特别好战,面对大明的观星舰,他们顶礼膜拜,跪在地上,把身子压的很低很低,把观星舰的出现当做是神迹。

    所以,短期内,大明南洋水师,不会和库林人发生冲突,大明军对于库林人而言,是真正的天兵天将下凡。

    没有内忧外患,一个理想国是无法长久的。

    其实,有个不错的办法,那就是刻意制造和大明的矛盾,大明足够强,大明压力足够大,刻意制造离心力,也很简单,坐拥金山银山,凭什么要听大明皇帝的话!

    但这很容易陷入一个悖论,变成一个笑话。

    需要巨大的军事、文化投入,刻意制造割裂,来保护和大明的贸易往来,不受大明的威胁。

    就绝洲这个地方,只要开发起来,最大的贸易方,就是大明腹地,别人根本吃不下这些矿产,也收不了这么多的黄金。

    “海外孤忠!哪怕所有总督府都背叛了大明,金池总督府也不能。”邓子龙确定了一个明确的方针。

    在金池总督府推行绝对的忠诚教育,在文化上,打造独属于金池总督府的忠诚钢印,这就是邓子龙想到的唯一办法,一如当年的安西孤军白首兵。

    安史之乱后,大唐国力急速衰弱,大历元年,河西走廊被吐蕃吞并,安西都护府的安西军成为了孤军,在西域苦守四十二年,军兵满头白发,依旧相信着大唐能够重返西域。

    只待烟尘报天子,满头霜雪为兵机,死志已明,何其壮哉?凭谁问,丹心向谁许。

    而邓子龙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绝对忠诚的金池总督府,如果哪天海路彻底断绝,所有汉人军兵会死守,等待大明军再一次来到这里。

    “将军,金池港到了。”参将禀报邓子龙,金池港就在眼前。

    邓子龙看着面前的港口,愣了许久许久,金池湾的入口处居然只有六里,而且退潮的时候,会更短一些,这非常有利于防守海上来敌,而入口之后,是一片水深港阔的巨大海湾,最重要的是:在金池湾的东侧,紧邻还有一个良港。

    “大小金池,是真的。”邓子龙喃喃的说道。

    这也是观星舰绘测后,为何会把这里叫做金池的原因,大小两个天然良港,入口狭窄,水深面阔,这两个良港,被叫做大小金池。

    观星舰绘测报闻吕宋总督府,殷正茂和邓子龙其实都不怎么相信,哪有如此好的自然禀赋,降水多、土地肥沃、土著弱、有黄金、有良港,还是一对儿天然良港,而且背靠山脉,能够阻拦风暴的肆虐。

    “天佑大明!”邓子龙感慨万千的说道:“若是在这入口处修建两座炮台,重兵囤于大金池,快船囤于小金池,左右呼应,互为倚仗,就是戚帅来了,我也能让他有来无回啊!”

    “将军,里面还有条河,叫苍梧河。”参将小心的提醒邓将军,这里的自然禀赋好的不得了,哪怕这条河不能漕运,淡水资源的充足代表了灌溉,成片成片的良田,可以出现。

    “好好好。”邓子龙眼前一亮,他手一直伸向了入口的两侧说道:“这三个地方,分别建三座营堡炮台,就叫定海、镇海、平海。”

    安西军要是有金池总督府这条件,别说四十年,四百年都能守得住!

    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有粮有水,子孙再不孝,耗都能把来犯之敌耗死。

    “真的是好地方啊!”邓子龙拿着千里镜,不断地观察着地理地貌。

    确定营堡位置,保护金池城的安全,哪里适合垦荒种田、哪里需要疏浚、开挖沟渠、哪里为汉乡镇,邓子龙跟随行的总督府官员,不断地规划着。

    一瞬间,邓子龙觉得有着干不完的活儿在等着他。

    当邓子龙下船的时候,一群看到船队入港的库林人立刻就围了上来,通事走了上去,连比划带猜的翻译了一番,通事低声说道:“库林人说又找到了金色的石块,就在金色平原之上。”

    “但是库林人要我们手中的武器作为交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