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我明人岂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 (第3/3页)
变脸,轻笑道:“想请贵国派遣商贾,去和我国国民贸易。”
“我国国民钱很多,但交趾败废,一时半会无法恢复生产。”
“而国内船支正在移民,难以抽调出足够的人手来运送物资。”
“而王上对陛下颇为敬重,是以督抚大人派我前来,把恩惠赐给柬埔寨。”
郝暄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让柬埔寨去通商,却是赐给他们机会。
柬埔寨上下对郝暄的态度颇有微词。
但想想明军的厉害,还是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和大明贸易,最好买些火枪。
“本使此来,一是赐恩。”
“第二,还是赐恩。”
“我交趾督抚朱大人深知柬埔寨国小人穷,为了睦邻友好,大人就想和贵国贸易。”
“我交趾愿意出钱,从柬埔寨买来一批奴隶。”
郝暄话没说完,柬埔寨君臣变色:“天使,大明乃天朝上国,如何还需要奴隶呀?”
“难道让我明人下地劳作吗?种植不用奴隶,用谁呢?”郝暄一本正经的问。
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天使,明人是不事生产吗?”庞哈好似觉得自己又行了。
“大胆!”
郝暄厉喝:“我明人若不事生产,那丝绸、瓷器是哪来的?我明人若不事生产,这煌煌大明,是如何建立的?”
“天使息怒,天使息怒。”庞哈真想骂自己嘴贱。
“交趾有大片森林,自然需要人去开发,难道让我明人全都挽袖子下地干活吗?”
郝暄厉喝:“王上,您若想做贸易,就做。”
“若不想,老挝、暹罗都愿意和我大明贸易。”
“天使莫要生气。”柬埔寨臣子出来和稀泥。
郝暄也心虚啊,皇帝移来的都是士绅,这些人搞笔杆子行,打仗是真不行啊。
估计等明军运来,需要等到明年了。
他得镇住柬埔寨,然后训练柬埔寨奴隶,用来打老挝人,再把老挝人训练一批,去打柬埔寨人。
如此反复,练成一支精锐,最好训练出三国精锐。
然后开始商量价格。
交趾有钱,缺奴隶。
很快,价格谈妥后,郝暄狮子大开口:“我要一百万人。”
“什么?”
柬埔寨君臣对视一眼,大明要这么多奴隶干什么啊?
“此事太大,还需要商议一番。”庞哈让人开宴席伺候好郝暄。
然后开始商量,认为明军出问题了,不然不会买这么多奴隶的。
庞哈是想打一仗。
安赞一世也想打仗,试探试探明军的底线。
但其他人都反对打仗,认为这是赚钱的好机会,大明的银币非常好,还可以和大明交还物品。
经过一番热议后。
柬埔寨愿意先卖给大明二十万奴隶,在边境交接。
郝暄派人告诉朱英。
移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朱英此刻忙里偷闲,正在写家书,教导儿子要多多读书。
交趾马上就要进入雨季了,进入雨季驰道修得再好,也会被损坏。
所以中枢让他寻找石油,修筑沥青路。
“郝暄确实有本事,让人去交接奴隶,将奴隶快些发下去。”
朱英斟酌:“雨季快到了,传信广西,停止移民。”
交趾的汉民,已经飙升到了三百万人。
主要构成原广西军,加上家眷就一百来万人;又从江南移来二百万。
雨季停止移民,不然还会移进来二百万人。
他并不知道,皇帝要移进来一千万人。
在南京。
朱祁钰却在思考。
陈友的儿子,陈能上书,求两个恩典。
一个是严惩秦纮;另一个则是扩建礼拜寺。
礼拜寺是伊教的寺庙,是陈友出资修建的,名字是朱祁钰赐名的,这座寺庙在未来会叫东四清真寺。
“陈能刚继承爵位,就给朕添堵啊。”
秦纮是皇帝的人。
那么,于谦是怎么用秦纮撕咬陈友的呢?
此事值得深究。
冯孝奉茶:“皇爷,不要气坏了身子。”
“朕知道,陈能这是受了谁的点拨啊?”
朱祁钰接过茶,喝了一口:“抓着秦纮不放,这是于谦反应过来了?”
“呵呵。”
“寺庙不能扩建,朕虽不反对信仰,但并不支持,尤其是伊教,朕无意传播。”
“他陈友能在吐鲁番屠城,难道他后代真就那么看重寺庙吗?”
“哼哼,其实,陈能这是跟朕诉苦,说他爹死得不公道,想让朕帮他查。”
“真是个蠢货!”
“朕看他这一代,爵位都保不住了!”
陈友就说他儿孙无能,结果这不是无能,而是蠢死了。
冯孝却找出一本密奏。
上面是湖北御史弹劾陈友冒功之事。
景泰四年,陈友奏称斩得叛苗首级五百余级,兵部怀疑,派石璞去查,发现实际上仅斩获了三、四十人,却有一千四百将士阵亡,还是皇帝帮陈友压下来的呢。
而且,还有御史奏报,陈友在哈密,就有用良善百姓冒功的嫌疑,他对战功夸大其词的倍数太大了。
所以他的爵位,根本就不值侯爵。
最多是个伯爵,世券也就有一世。
可现在有了侯爵,还是三世世券,难道他死的还不值吗?朕还不够宽容吗?
“送去北京。”
朱祁钰缓缓道:“让周洪谟去查。”
“皇爷,是不是太快了,毕竟陈友刚死,您就查,怕是兔死狐悲。”冯孝劝谏。
主要担心别的勋爵,心生腻味。
“也是,兔死狐悲,其他勋贵还怎么给朕卖命呢!”
朱祁钰斟酌:“让御史弹劾陈能,统统送去内阁,你给张永递话,让张永帮他长长记性。”
“奴婢遵旨。”冯孝磕头。
陈能是真蠢。
这个时候,被于谦挑唆,来和皇帝唱对台戏,这不是蠢到家了?
和皇帝唱戏,你够格吗?
“方瑛几请了?”
“回皇爷,两请了。”冯孝回禀。
“方瑛是懂事的,他回到京师,朕就能松一口气了。”
朱祁钰斟酌:“可两广得派个人镇着,谁去合适呢?”
“皇爷,您不是说两广要撤督抚,恢复旧制吗?”冯孝问。
“广东军中有朱永,广西军中无人啊,欧信、陶成都不在广西,方瑛一走,就没人镇住那群骄兵悍将了。”
“调欧信回广西,不,调欧信入交趾,担任交趾总兵。”
“调柳溥去广西,担任广西总兵。”
冯孝瞳孔一缩:“皇爷,您的安危?”
“要等方瑛回京之后,再调人离开的,还有段时间。”
这南京对皇帝来说,是个笼子。
他不敢放开任何口子,否则他的安危出现问题,天下就会动荡。
“朱英说交趾无兵可用。”
“传旨给岳正,令陶成加快清洗速度,再调一万贵州土兵,入交。”
朱祁钰目光犹疑:“塘报传来,西北也是一场恶战啊,满速儿是厉害的人,寇深未必是他的对手。”
“去把范广宣来。”
“皇爷,不能再调人走了!”
冯孝疾声道:“可令寇督抚以守代攻,绝不能从南京调人了!”
“西北那个地形,如何以守代攻啊?”
“寇深可打小仗,却打不了打仗,得用个统帅,去镇住西北。”
“哈密不能丢。”
“哈密刚刚从乱入平,又移入一批汉民进去,哈密必须保住,这里面凝结着朕的心血,也有百姓对朕的信任。”
朱祁钰要调一个统帅去打仗。
大明能做统帅的真不多,于谦、方瑛、范广、王越。
像杨信、李瑾有待成长,未来才能做一方统帅。
“皇爷,保住哈密,派一个将领即可,可从中枢调人,再不济就请交国公再动一次。”
冯孝认为,范广是护卫皇帝的最后一道防线,绝对不能放走范广。
“何况,甘肃有神英、陶瑾、范昇、范炅都是良将,又有寇督抚运筹帷幄,如何连个小小的哈密都守不住呢?”
“皇爷,就算守不住,哈密丢了又如何?”
“只要您的安危无事,明年就能打下来一百个哈密!”
“皇爷,您的安危情系天下,一点问题都不能出的!”
冯孝说的是实话。
皇帝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罢了,给寇深下旨,让寇深做好守城即可……罢了,什么都不管了,让寇深随意而为吧。”
朱祁钰索性就不操心了。
哈密丢了就丢了,明年再打回来便是。
“皇爷圣明。”冯孝松了口气。
正说着呢,叶盛入宫求见。
“陛下,刚收到交趾奏报,交趾要进入雨季了,要暂时暂停移民了。”
叶盛虽是南直隶守备,但皇帝在这里,他把所有工作都兼着。
“那就暂停吧,好吃好喝供着,供一年而已,朕养得起。”
叶盛翻白眼,用人家钱养人家,还是您厉害。
“叶卿,内帑在诸府收了几亿两银子。”
朱祁钰皱眉:“之前都说大明是银荒,可朕抄家灭族之后,弄出来近十亿两银子,这是何故啊?”
朱祁钰一直纳闷。
大明明明没钱,市面上没钱,物价也很低,主要流通的是铜钱,而且大明是缺银子的国家啊,怎么冒出来这么多白银啊?
叶盛轻笑:“陛下,您看到那些存银了吗?”
其实,叶盛之前也疑惑,可看了这些存银之后,他就恍然大悟了。
朱祁钰看向冯孝。
“叶阁老,都是一样的银子呀。”冯孝诧异。
叶盛摇摇头:“冯公公应该没细看,有些银子的官印,是唐朝的,有宋朝的,最远的有汉朝的银子!”
朱祁钰立刻明白了。
这是那些地主老财,把祖上的银子都埋起来了。
大明不是没有银子,而是银子埋起来了,根本不在市面上流通,所以导致严重的银荒。
而且,越银荒,银子越值钱,他们越不花,越往地里面埋,如此反复,导致大明银荒。
结果,这次被皇帝抄个干净。
所以抄出来各种银子,攒了千年的家资,全都被皇帝得到了。
所以弄出来这么多银子。
“叶卿,市面上多出这么多银子,会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啊?”朱祁钰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