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一千零七章百姓纷纷到民情司诉苦 (第1/3页)
朱标则提出了解决方案:“或许我们可以在此处设立接待处,同时在繁华地段设立几个信息收集点,百姓可先在这些点登记情况,再由专人转送至此处处理。”
经过反复比较与讨论,最终,他们选定了城南的幽静庭院作为“民情司”的办公地点,同时决定在京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设立一个信息收集点,以方便百姓反映情况。
随着选址工作的尘埃落定,朱瀚与朱标立即投入到“民情司”的具体搭建与筹备之中。
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民情司”即将启用的办公庭院内。朱瀚与朱标并肩站在庭院中央,环视着四周,心中满是期待。
“标儿,你看这庭院,虽不如皇宫般金碧辉煌,却自有一股清新脱俗之气。”朱瀚轻声说道,语气中满是感慨。
朱标微微一笑,目光中闪烁着坚定:“皇叔所言极是。此处虽简朴,却更能贴近民心,让百姓感受到朝廷的诚意与决心。”
“接下来,便是具体的搭建工作了。”朱瀚转过身,对身旁的随从们吩咐道,“你等需尽心尽力,务必确保‘民情司’的一切设施都能满足办公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百姓来访的便利性。”
随从们纷纷应诺,随即忙碌起来,有的指挥工匠布置庭院,有的则负责采购办公用品。整个庭院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朱瀚与朱标则走进临时搭建的议事厅内,继续商讨“民情司”的具体运作方案。
“皇叔,关于‘民情司’的人员配置,儿臣已有了初步的想法。”朱标从怀中取出一卷文书,递给朱瀚,“这是儿臣草拟的人员名单及职责分配方案,请皇叔过目。”
朱瀚接过文书,仔细审阅起来。片刻后,他满意地点了点头:“标儿,你这份方案考虑得十分周全。既有经验丰富的老臣坐镇,又有年轻有为的新秀加入,既能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又能激发新的活力。”
“皇叔过誉了。”朱标谦逊地笑道,“其实这一切都是得益于皇叔的指点与父皇的支持。儿臣只是尽力而为。”
“不过,”朱瀚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在人员配置上,我们还需特别注意一点。那就是必须确保每位官员都能真正体恤民情,真心实意为百姓办事。对于那些只知逢迎上司、不顾百姓死活的官员,我们必须坚决剔除。”
朱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敬佩:“皇叔所言极是。儿臣定当严格把关,确保‘民情司’的每一位官员都能成为百姓的贴心人。”
随着“民情司”的搭建工作逐步推进,各项设施与人员配置也逐渐完善。朱瀚与朱标亲自监督每一个环节,确保一切都能按照既定的方案顺利进行。
午后,阳光正好,朱瀚与朱标站在“民情司”的大门前,望着那崭新的牌匾上镌刻的“民情司”三个大字,心中满是自豪与欣慰。
“标儿,你看这‘民情司’,它不仅是我们的心血结晶,更是大明皇朝与百姓之间的一座重要桥梁。”朱瀚感慨地说道,“从今往后,这里将成为我们了解民情、倾听民意的重要窗口。”
就在这时,一名随从匆匆跑来,神色兴奋:“禀报瀚王爷、太子殿下,‘民情司’的首位来访百姓已在接待处等候。”
朱瀚与朱标闻言,相视一笑,随即快步走向接待处。在那里,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正焦急地等待着。见到朱瀚与朱标,他连忙跪下,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老人家,快快请起。”朱瀚连忙上前扶起老者,“您有何事要向我们反映?”
老者颤巍巍地站起身,声音梗咽:“小老儿乃是一介农夫,因连年干旱,庄稼颗粒无收,家中已无余粮。求王爷与太子殿下开恩,救救我们吧!”
朱瀚闻言,眉头紧锁。他转头看向朱标,眼中满是坚定:“标儿,此事刻不容缓。我们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