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五十二章:学堂考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四百五十二章:学堂考校 (第3/3页)

您还未阐释文章,学生如何会先知?”

    牧良有些不解地提出疑问,他固然知道大概意思,却不想表现得太过出众,免得有人心生嫉妒。

    “是啊,读都没读好,怎么明白内容呢?”

    “先生要求,太严厉了。”

    “第一天就捣乱,先生这是要消消他的傲气。”

    全班同学见到牧良,能够将字词念诵出来,对他的观感又好了很多,这下听先生如此要求,还以为是另有用意,转而同情起来。

    “无妨,知之是知之,不知为不知,捡你通晓的说,对错都不罚你。”

    老先生满是皱纹的脸上,挤出一丝微笑,静观其表现。

    “那好吧,学生就鲁莽猜测一二,谬误之处,还请先生纠正。”

    牧良思索一会,开口说道:

    “前一句从未听闻,学生不解其义。

    后一句,我曾听爷爷讲过故事。

    好像是说古代的圣王,有一种崇高品德,懂得治理天下道理。

    拿它来治国安邦,天下的人民,都能够相互帮助相亲相敬。

    所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都不会相互地愁恨。”

    “嗯,说得通,说得好,望你自省仪态,莫可忘乎所以。”

    老先生给了正面点评,顺带提了警告。

    “先生,学生记住了,自当警醒用功,不负期望。”

    牧良心下自责,满面汗颜,终究逃过一劫,没有受罚出丑已是万幸,转而狠瞪了子书银月一眼,惴惴地坐下了。

    大家见其真的答出了一些词义,得到了先生的鼓励,大有文武双全的势头,心中的高大形象,又重新树立起来。

    牧良哪会揣测同学的心理变迁,利用中途休息的时间,急忙找到壬海的姐姐壬媛,央求她给俩人简述《家书》、《民书》两本的读音、词义。

    壬媛清楚2人对弟弟的帮助,怀着投桃报李的心思,很是耐心地读文说义,毫无半点藏私。

    其他嬉闹追逐的同学,见到3人用心交流,也未前来打扰。

    学生毕竟单纯得多,不会刻意打听信息。

    上课锣响,大家鱼贯而入,复又开始摇头晃脑的死记硬背。

    枯燥乏味是真切的,却正好符合牧良2人的要求,正好补上最缺失的语音环节。

    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是,两人一边跟读,一边用手虚空划字,一心两用也不耽误学习。

    老先生在台上瞥见这一幕,略一思忖就明白了个中效率,不禁对这两名新生,平添了许多赞叹,觉着这种创意可以推广普及,提高学习效率。

    与牧良同排的学生,也发现了此举,照葫芦画瓢尝试着跟学,却发现脱节太快,两首根本无法兼顾,只得悻悻放弃。

    老先生见此情景,内心自觉好笑,脸上没露半分,对自己的想法又重新评估了一遍。

    放学锣响,大家摸摸干渴的喉咙,庆幸自己又捱过了一天。

    “今日初学班,上课就到这里,阿文、阿月继续参加下午小学班的课程,大家可以回去了。”老先生随口宣布了一句。

    同学们听习惯了,一时没意味到其中的变化,待到回想明白意思,牧良2人已经溜出了门外,免得被众人围住盘问原由。

    这可是老爷子特意详情,老先生测试通过的特许政策,否则课堂上,不会冒失给牧良提出苛刻要求。

    原来也是让其展示才能,堵住家长口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