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四百五十二章:学堂考校 (第1/3页)
牧良听着后方传来的笑闹声,大概明白了老爷子,同意孙儿随自己进山的用意,原来是为了帮助其塑造自信。
知道壬海一时半会脱不开身,牧良2人便先行去了他家,将归属壬海的鳞甲兽、大毒蜂交给老爷子。
简要说明了其在山林的表现,就告辞离去。
晚餐的时候,两人经过商量,决定今后只要进山打猎,就带上壬海同去锻炼,算是报答对方一家人的照拂。
共同的历险合作,让壬海对两人的帮助牢记在心,没事就往牧良这边跑,总结在探险过程中的体会,甚至加入了文字语言的学习。
3人的关系越加紧密,友谊更加深厚。
第二天晨练、早餐完毕。
牧良给壬海布置了几个字的练习作业,让其在沙滩上,用树枝写写划划。
自己则与子书银月,背起新缝制的布袋书包,进入壬家村小学堂。
第一次正式开始,新大陆的学习生涯。
2人上课前,提前到达教书先生住宿的2楼。
聆听老先生,关于学堂规矩、学习要求、休学假期等方面的交待,一一都应承下来。
每人收到发放的课本,是初学全套6本。
其中2本,就是《家书》、《民书》,讲的是关于家风、民俗要求。
癸家皇朝在印制书籍时,增补了有利于皇朝统治的内容。
老先生讲,这2本都教过了,不会为了2人重新再讲,指定了班上成绩最好的两名学生,利用空余时间给2人助学。
确实不懂的地方,可以每半月向他请教一次。
马上要学的《孝书》,与牧良放在木筏上的一致,两人已经有所了解。
上午9点。
在50名同学敬畏、崇拜、羡慕的目光中,两人向老先生问好,向同学们点头示意,坐在了后排新做好的桌椅上。
两人个子不算高,却刻意坐在全班末尾听讲,这是经过事前沟通,老先生同意的结果。
教学陈设简陋,完全无法与地星精英学院相比。
2人还是端正态度,与其他同学一样,遵守学堂规矩,听先生开讲。
“大家翻开第三本《孝书》第五页,跟着我一起念新学内容。”
老先生慢条斯理地念一句,大家跟着学一句。
“至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至于迹相祖述,殆且百家。
业擅专门,犹将十室。
希升堂者,必自开户牖。
攀逸驾者,必骋殊轨辙。
是以道隐小成,言隐浮伪。
且传以通经为义,义以必当为主。
至当归一,精义无二,安得不翦其繁芜,而撮其枢要也。”
老先生人抑扬顿挫,令牧良想起了华夏古代,私塾先生教书的电视剧片段,感觉很是亲切。
“先帝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癸皇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两人跟随同学们,一起齐声朗读。
尽管有人的发声有些异常,老先生当时也未指出,继续将这一大段念完为止。
牧良为了听清老先生的发音节律,甚至运用了精神感应,确保听到的声音精准无误。
再对照子书银月翻译出来的简体字义,心中顿时有了许多明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