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
第八百七十二章 战争与和平 (第1/3页)
拜谒真武神是元朝便有的传统,明代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
刘招孙在夺取皇位的过程中——据他自己描述——曾多次得到真武神庇佑,得以在战场上绝处逢生。
大齐建立后,真武大帝被捧到了更高位置。
刘若兰对神灵的感情是复杂的,在成为皇帝之前,她是个虔诚的道教徒,将真武神当做至高无上的存在。
如今大齐进入宪政时代,神权皇权理当被扬弃。
真武神信仰,应该成为过去,成为历史。
女皇想到了她的爷爷,那个执迷长生的武夫。
刘招孙在世时,每年夏秋时节,都会率领一众皇子皇孙,登临天柱峰,跪倒在神像前虔诚焚香诵经,为百姓祈福。
刘若兰的父亲,广德皇帝刘堪自幼对道教就颇为不满。
小胖子无数次追随父亲刘招孙攀登天柱峰,精疲力尽,那是痛苦的回忆。
所以在他继位后,很快宣布将秋季大典从一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后来索性将祭拜仪式交给近臣去做,自己再也不上山了。
天授女皇对武当山有着别样的情愫,如今她重拾皇爷爷留下的传统,亲自拜谒真武神。
国事艰难。
债务到期,改革举步维艰,立宪制本不能被所有人接受。
康光绪病倒后,朝中主张对外用兵的声音便不绝于耳,陈名夏更是主张“以战化债,两难自解”。
所谓“以战化债,两难自解”,就是扩充军备,向英、法、神圣罗马帝国等国宣战,以一敌十。
灭掉债主,就没了债务。
大齐不能重蹈过去的悲剧。一旦扩军备战,父皇与自己两代人无数心血将付之东流,一切将回到穷兵黩武的时代。
以大齐现在的武力,真能与欧洲列强相抗衡吗?
向左转还是向右转,这是个问题。
天授四年秋,刘若兰率宗室皇亲,内阁群臣前往太岳山,拜谒真武大帝,是为秋季大典。
九月初九日,众人至太子坡下。
是夕夜雨,晨起复晴。
辰时初刻,天授女皇驻足山下,遥望诸峰如林,山间千鸟竞飞,百猿嬉戏,令人心旷神怡。
“且去五龙宫。”
住庙道长刘易峰小心翼翼道:
“圣上,五龙宫已衰败不堪,恐污了···”
皇帝还没说话,旁边侍奉太监李公公便阴阳怪气道:
“刘道长这是什么话?平日里不是天天哭穷么?现在陛下想去五龙官看看,你们倒嫌弃破旧了。”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武当山的住庙主持、提点太监隔三差五上书,借口道观漏雨严重,墙体歪斜,白蚁蛀蚀严重,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亟待维修。
一言以蔽之,就是向朝廷要钱。
“此次朕登临武当山,不止是去天柱峰看金碧辉煌的金殿,这些颓败的道观旧址,也要拜一拜。”
天授女皇说罢,只是静静眺望远山。
主庙道长只好硬着头皮在前引路。
临近五龙宫,沿着旁边九曲黄河墙慢慢走入,其中别有洞天。
石墙已经变得斑驳淋漓,石墙上雕刻的花纹还能清晰可见,和天心城皇宫中的九龙壁有着差不多的规模。
只是,九龙壁可以闻名于天下,而这里的花纹只能隐匿于此,孤芳自赏。
五龙宫唐代便已修建,要比凌霄宫早上好几百年,据说在鼎盛时期多达八百五十间。
如今只剩破败的墙体,彩色的碎石散落各处。
天授皇帝盯着地上碎石瓦砾,神色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