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重击 (第2/3页)
杆,二是一路砸钱开道,打通后续土地购买各类手续和相关商业建设活动。
这些年里,高山算是顺风顺水,然而,红星电子厂和时代商业巷这两个联动配套的大型商业地产项目,让他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滑铁卢。
当初为了这两个项目,高山向银行贷了巨额资金,其中单红星电子这一项目,光前期投入土地出让金就达千万元,而且是一路砸钱开道,让各路关卡神仙洞门大开。
然而,两年多下来,因为市国投的横插一脚,且不说时代商业巷项目,凰城集团连红星电子的地皮都还没有到手,资金链面临巨大压力,财务风险确实在日益增长。
眼下,真正
让高山和他的凰城集团进退维谷的是,市国投的设立,导致他不能再走原有的商业模式,不能联合空壳外企从国营企业破产重组入手,避开招拍挂,以一定的出资补偿换取各类政策性扶持。
更为要命的是,市国投控制住下面的国营企业之后,已经不再轻易出售市中心的优质地皮,取而代之的是利用市中心国营企业的优质地皮和厂区,进行承包经营,探索发展各类专业经营市场。
如此一来,当初凰城集团能够取得成功的商业模式似乎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杨家荣已经在事实上对他高山进行赶尽杀绝。
眼下两个核心项目卡在手里,但钱已经砸进去了,两年下来,融资息费是惊人的,新的项目却又拿不下来。从流动性角度来看,凰城集团也已经面临严峻挑战!
然而,时移世易,天无绝人之路。
江川之前的国营企业改制采取的都是国企直接破产重组或者股份化改制、私企收购等模式,这里面会有巨大的利益空间。
杨家荣作为一名少壮派,所图远大,要成立市国投控制市内国营企业,再对濒临破产的国营企业进行改造,眼下随着实际他控制的市国投的手越伸越长,不断控制和兼并市内的国营企业,已经动了太多人的蛋糕。
江川一号袁庆森和杨家荣的关系很僵。
两人之间的方向之争,国营企业改制的结构性矛盾,由来已久,在1995年的暮春,悄无声息的来到白热化阶段。
这个并不难理解,一个家里,爹要回婆家过年,妈却非要回娘家过年,如果双方都不让步,总是要打架的,不同点在于,家里的爹妈是在床上打,江川的爹妈是在办公桌上打,打输了,一堆人会没命的。
然而,对于身陷囫囵的高山和他的凰城集团而言,这叫什么?
否极泰来!
他很清楚,眼下对他最重要的是,干掉市国投,就再没人能阻挡他拿下红星电子和时代商业巷项目,凰城集团眼下这糟糕的局面也就还有回转的余地。
而张云起,这个作为杨家荣的「江川模式」的实际策划人和坚定执行者,就这样成为了众矢之的。
高山对张云起没意见。
他一直很欣赏这个年轻人。
说到底,这还是方向之争。他高山紧跟着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