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章:起死回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一百七十章:起死回生 (第2/3页)

息全无,回天乏术了啊。”李御医哭丧着脸道。

    宋远道为首的御医,则恼怒的瞪着顾倾城,她如此胡言乱语,等于质疑御医们的医术。

    “应该有救。”顾倾城轻轻几个字吐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人们在窃窃私语:

    “一个乡下女孩,能懂什么医术,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御医都已经下诊断了,她还敢胡言乱语。”

    “她就是想再出出风头。”

    “她今天已经够出风头了,既封了安平郡主,又能自由选择自己的婚姻,真是贪得无厌。”

    “就是嘛,既得了个安平郡主,又被老祖宗和陛下捧在手心,该知足了!”

    拓跋濬充满信心的看着他的倾城。只要是他的倾城说有救,老祖宗就有救。

    “皇爷爷,濬儿认为,既然所有御医皆断定老祖宗已经仙游,何不让顾倾城放手一试。

    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回归御医们最初的诊断而已,不会再有更大害处。”

    顾倾城看到拓跋濬眼里坚定的信任,心里不由得一热。

    可是,高阳王毕竟心高气傲,娶的人是倾国倾城的公主,与她无缘。

    拓跋余也接着向拓跋焘道:“父皇,倾城曾治好儿臣的伤,儿臣亲眼看她治好很多老百姓,相信倾城不会胡言乱语。”

    “好!”拓跋焘也不知哪来的心思,兴许因为他们是知己?

    也开始相信顾倾城,反正也就死马当活马医。

    “倾城,你可有什么办法医治?”拓跋焘再问。

    “需要立即给老祖宗施针,回阳救逆。”

    顾倾城一边回答拓跋焘的话,其实已不等皇帝准许,早已径自于袖口取出银针,就将银针以平补平泄的手法刺入百会穴及人中穴。

    老祖宗生死攸关,一刻也耽搁不得。

    百会穴:乃手足三阳督脉之会,位于高巅,总督诸阳。人身有四穴最应急,百会盖其一也。具有疏散风寒,温经通阳,升阳固脱,镇惊息风,为回阳救逆之要穴。

    人中穴:隶属督脉,为督脉与手足阳明经交会,气血最旺盛之处,能够调和阴阳气血。针刺人中穴,可达到一针多经的功效。对治疗厥症和各种急症有很好的效果。

    “先留针半炷香,半炷香后再见分晓。”顾倾城慎重道。

    几位御医都带着一脸的不屑和一丝愤懑,尤其是太医院使宋远道,跪在皇帝身后,觉得顾倾城在打他们的脸。

    “小小的女娃,大言不惭。除非华佗后人,当年北燕圣手慕容复在此,老祖宗也许还有生还之望。”宋远道冷哼道。

    “真是大逆不道,老祖宗已然故去,还拿她的凤体作贱。”另外御医也不屑道。

    安陵缇娜和李双儿却喜忧参半,两人相互看了一眼,既想看到顾倾城因大胆妄为僭越之罪受罚,又害怕她真的将老祖宗鼓捣好了。

    而贺兰明月就更希望顾倾城只是想出风头而搞的这一出了。

    拓跋翰牙关紧咬,狠狠的看着顾倾城:

    老祖宗一再因为顾倾城责骂他,如今好不容易这个老祖宗薨殁,罩在他头上的紧箍咒消除,她顾倾城又来捣乱!

    这个女子,实在是他心头大患!

    定要除之!

    顾仲年却紧紧蹙眉,心内疑云大盛:他的女儿倾城,怎么忽然间就懂医术了呢?

    容嬷嬷此刻,真把顾倾城当做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了,反正老祖宗已宣布薨殁,若有一丝的机会,能将老祖宗救活,她也不放弃这希望。

    拓跋焘也是心思如潮,他轻咳了一声,回身怒瞥了窃窃私语的人群一眼。

    众人立即噤若寒蝉,不敢多言,一时间几乎落针可闻。

    半炷香时辰,漫长难熬,整个太极殿再也没一个人敢多言半句,甚至能听到众人的呼吸声。

    半炷香时辰好不容易过去了,顾倾城一探老祖宗鼻息,终于松了口气,轻轻点头道:“已有气息。”

    顾倾城的话犹如一滴凉水掉落滚烫的油锅,炸起一阵油花,整个太极殿再也静不下来。

    “什么?”李御医第一个不信,爬过去一探老祖宗鼻息,果然是有呼吸了。

    他惊喜交集,喜极而泣:“陛下,老祖宗果然……有气息了。”

    拓跋濬露出魅惑的笑:她的倾城,果然是神医,可以起死回生!

    拓跋余拓跋焘等人惊喜之余,也向顾倾城投向发现金子的目光。

    冯左昭仪自是惊喜交集。

    其他妃嫔脸上阴晴不定,特别是闾左昭仪,脸布寒霜:这死丫头莫非是妖魅?

    老祖宗的近身容嬷嬷,就差向顾倾城顶礼膜拜了。

    顾仲年更加傻眼了:他的女儿竟比御医还厉害?

    ——这怎么可能?!

    “那老祖宗何时能醒?”拓跋焘见老祖宗虽然有气息,却不见醒来,又问顾倾城。

    “再过半炷香。”顾倾城不骄不躁,淡定沉稳道。

    她拔出老祖宗百会穴和人中穴上的银针,再以同样平补平泄的手法,在大椎、风池、膻中、神阙、足三里、内关、合谷、涌泉这些救逆回阳的穴位上,刺入银针。

    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处。针灸此穴能调节本经经气,还可调节六阳经经气,可治疗高热、哮喘、脑供血不足。

    风池穴:为手足三阳与阳维之会,阳维与督脉之会。阳维起于手足六阳之会,上循于脑室,督脉为阳脉之海。针刺风池具有疏调肝胆经气的作用,又能调理诸阳,使肝气疏泄、脾气健运、气血调和、肝阳潜将。

    膻中穴:膻中为任脉,为心包募,膻中积聚宗气,针之能助肺司呼吸,助心以行血,故有宽胸理气、活血通络之效。

    神阙穴:为真气所系之处,任脉为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脐又为冲脉循行之所,督、任、冲三脉经气相通,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故神阙为经络之总枢。疚或药物敷脐有疏通经络、回阳固脱、调达脏腑、调整阴阳之效。

    足三里穴:为足阳明经之会,具有补中气、健脾胃、调和气血之效。

    内关穴:为八脉交会之一,手厥阴心包经之络,针之可调和阴阳、理气通脉、养心清脑、回阳救逆。

    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针之能调和气血、通经活络、行气开窍、疏风清热、镇静安神、益气升阳之效。

    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为经气涌出、阴阳经气交会之处,与百会合用有调整升降之功。涌泉位于足底,主降,有收敛浮阳、引气归元、交通阴阳气血、开窍醒神之效。

    整个太极殿再也安静不下来,开始窃窃私语。

    “怎么会这样,连御医都断老祖宗薨殁,怎么这小丫头几针下去,又有气息了?”

    “她小小年纪,哪怕在娘胎里就学医,也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