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如痴如醉 (第3/3页)
音巧妙结合,交织成一幅天光云影、气象万千的图画。
荡气回肠,让人眼前,便看见了水云交织,烟雨缠绵的锦绣江山。”
拓跋焘细细品道,听得如痴如醉,最后拍手叫绝:
“妙!实在是太妙啊!”
拓跋余自侍卫口中,知道那是他的娃娃亲弹的琴曲。
如此美妙,令人荡气回肠的琴韵,真的是那个乡下丫头弹奏的?
她的琴韵,确实令他也震撼了!
拓跋余脸上阴晴不定,有股难以言状的纠结。
拓跋焘想见顾倾城之心越来越炙热,心里就像千万只蜘蛛在抓挠。
但是他看见身旁的拓跋余,看见他也沉醉的样子,又打住了欲叫人去传见顾倾城之念。
拓跋焘看着万寿宫的方向,震惊道:
“没想到顾丫头的琴艺,竟是一日千里,进步神速啊!”
“陛下,那顾倾城就与冯左昭仪娘娘住在毓秀宫,顾倾城的琴艺,应该是冯左昭仪传授。
冯左昭仪的琴艺,冠绝后宫,名师出高徒,她教出的徒弟,琴艺也是不错的。”宗爱皮笑肉不笑道。
“何止是不错啊,简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拓跋焘捋须道。
拓跋余心情纠结的看着万寿宫,自己是否去见见那个娃娃亲?
可是他不喜欢母妃给他安排的姻缘,而且那不过是个乡下女子,有幸得冯左昭仪悉心教她弹些曲子而已,还是不见也罢。
最终还是打住了去万寿宫的脚步。
拓跋焘看着花木扶疏的御花园,眼前又出现了那个绝世佳人,她在宴席上蹁跹若惊鸿。
他没听过那佳人的琴韵,可是她的舞姿,那惊鸿一舞,却令他毕生难忘。
“求之不得,望穿秋水,朝思暮想。”他再看着天际,幽幽道。
仿佛是对伺候在身旁的宗爱道,也似是自言自语:
“都说天上的嫦娥,是最美丽的仙子。
可她却隐藏在广寒宫,没有人能看见她的庐山真面目。
她高不可攀,世人都只能仰望痴想,雾里看花。
难道这样,看不见,摸不着,才最是让人勾魂?”
宗爱一副不忍心道:
“陛下,奴才一个残缺之躯,不懂什么情爱缠绵。
但却知道陛下痴心了十几年,那佳人福薄,却折磨得陛下寤寐思服,辗转难眠。”
他看了看陛下的脸色,稍顿,又谄媚道:
“陛下,后宫已久无新人,陛下是否要纳些新妃子了?”
拓跋焘沉重的摇摇头,想到那弹琴之人,沉默了半晌,道:
“晚上摆驾钟粹宫!”
“诺,奴才这就命人去通禀闾左昭仪娘娘。”
宗爱自命人先去禀报闾左昭仪,让她做好接驾的准备。
上谷公主拓跋灵也走出碧霞宫的庭院,沉醉于那荡气回肠的琴韵。
她问宫人是谁在弹琴,宫人告诉她是冯左昭仪去了万寿宫。
冯左昭仪的琴艺,是皇宫数一数二的,能弹得一手如此妙音,该是冯左昭仪了。
“也是,只有冯左昭仪,能弹奏如此悦耳动听的琴曲。”拓跋灵点头道。
老祖宗和冯左昭仪也如痴如醉的听完顾倾城的《潇湘水云》,都不禁震撼起来。
老祖宗拉着顾倾城的手,震惊道:
“小倾城,你的琴艺怎么能一日千里,进步如此神速。
比之前所弹的琴曲,可是更加的令人震撼,如听天籁之音啊?”
“老祖宗,您如此谬赞倾城,我都觉得不好意思了。”顾倾城真的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瞧瞧老祖宗一脸的溺爱,她接着道:
“倾城确实受一位高人指导,我也觉得进步更快了。小倾城就是想好好弹琴给老祖宗听,让老祖宗每时每刻都能开开心心。”
“好好好,真是哀家的小棉袄啊!”老祖宗紧紧搂着顾倾城,激动道。
冯左昭仪也是惊喜不已:“是啊,倾城的琴艺,连本宫都望尘莫及了。好,好,太好了!”
“姑姑太谦逊了,您的琴艺冠绝大魏,倾城在您面前,实在是班门弄斧。”顾倾城谦逊道。
而后又握着冯左昭仪的手:
“只要你们不嫌弃,倾城只要得空,就给老祖宗和姑姑弹琴。”
闾左昭仪听到琴曲,也是万般震惊。
琴韵来自万寿宫,整个皇宫,只有冯左昭仪有此琴艺。
难道真的是她在万寿宫弹琴。
急急去打探的宫人回禀,冯左昭仪确实去了万寿宫。
至于是否是冯左昭仪在弹琴,老祖宗听琴期间,不准任何人进万寿宫去打扰,也就不得而知。
闾左昭仪心道:
“好吧,即便她的琴弹得再好,她没有任何子嗣,更无自己显赫的娘家势力,纵然地位与自己比肩,她还是比她多了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