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八章:高山流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七十八章:高山流水 (第3/3页)

,而与伯牙传为千古佳话?”

    “还是顾小姐通情达理,善解人意。”战英仰慕的看着顾倾城。

    “还看!”拓跋将他的头扭开,将他踢开。

    巨鹰崖外气势磅礴的瀑布,雾气氤氲,如梦如幻。

    拓跋拿出腰间玉笛,看着顾倾城道:“你我便合奏一首《高山流水》如何?”

    “好。”顾倾城微微颔首,与他试和了一下音。

    于是他们于巨鹰崖上,拓跋潇洒吹笛,顾倾城手抚绿绮,合奏起《高山流水》。

    顾倾城手法娴熟,如行云流水,弹奏中用了大量的“滚、拂、绰、注”的手法,模仿水流湍急的情形。

    拓跋越来越震惊的看着顾倾城,几乎忘了吹笛。

    整首曲子由最开始的自由跳跃到**的急湍奔流再到最后的余波激石,描绘了一幅“淘淘长河,浮游大地”的旖旎风光。

    她一边弹奏,一边吟诵着:

    山青青水碧碧

    高山流水韵依依

    世上知音难再觅

    伯牙抚琴遇子期

    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人生难得一知己

    伯牙子期琴相系

    寻遍天涯觅知音

    才知雨中悄然立

    摔碎瑶琴凤尾寒

    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

    欲觅知音难上难

    龟山脚下古琴台

    寻觅知音此地来

    伯牙子期情谊重

    高山流水千古传

    “好!……”

    曲终,四野侍卫喝彩声回荡在山野间。

    巨鹰崖上素衣飘飘,衣袂交缠,琴笛流殇,相思足溢。

    拓跋震惊道:

    “倾城,我原知道你会弹琴,没想到你琴艺的造诣如此深远。

    你刚才弹的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

    泛音则如天籁,有清冷入仙之感。

    按音更加丰富,手指下的吟揉余韵、细微悠长。

    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

    三音交错,变化无穷。将高山流水,万壑松风,水光云影,虫鸣鸟语,悠悠展现。

    整首曲子由最开始的自由跳跃,到**的急湍奔流,再到最后的余波激石。

    描绘了一幅“淘淘长河,浮游大地”的旖旎风光。

    伯牙重生,不过如此!”

    “倾城今天,可算是遇到钟子期了。”顾倾城向拓跋微笑鞠躬。

    顿了一下,也惺惺相惜的赞赏道:

    “没想到手握利剑驰骋疆场的大将军,笛声也若虚若幻,婉转悠扬,余音缭绕。”

    “在倾城面前,委实不如啊。”拓跋谦虚道。

    “顾小姐还不知道吧,我们大将军的笛并非是最好的。

    大将军的琴,才和顾小姐一样弹得好呢。”

    听完雅乐,兴高采烈的战英,站在她们身后道。

    “……”拓跋也不说话,佯怒的斜睨着战英,伸掌做刀欲劈状。

    “大将军也会害羞啊!”战英笑着缩回头。

    拓跋才露出笑脸。

    顾倾城抬眸看着拓跋,伸手往琴摆摆,微笑道:

    “大将军不吝赐教?”

    拓跋嘴角含笑,走过来于身后环抱着顾倾城。

    “今天能与你合奏《高山流水》,能做倾城的钟子期,足矣!”

    “没想到今生得遇绿绮,还能与大将军合奏高山流水。”顾倾城看着绿绮古琴,欣慰道。

    “绿绮遇到了伯乐,从此,倾城就是这绿绮古琴的新主人了。”

    拓跋捉着顾倾城的手,一起抚摸着琴弦,道:

    “十年前送你的夕颜夜光玉簪,是给你的定情之物。

    这绿绮古琴,便是我给你的聘礼了。”

    “……什么聘礼。”顾倾城羞赧道。

    脸上登时绯红,情不自禁的涌起一股甜蜜甘泉。

    “就是娶你的聘礼。”拓跋回吻她一下。

    “我还没聆听将军的雅乐,将军就弹一首曲子给倾城听听?”

    顾倾城微微抬眸,期盼的看着拓跋。

    “好,既然我的倾城想听,那我就弹首《渔樵问答》吧!”

    拓跋坐在琴案前,手拨琴弦,行云流水。

    乐曲由开始曲调悠然自得,表现出一种飘逸洒脱的格调,上下句的呼应造成渔樵对答的情趣。

    主调不断加入新的音调,滚拂技法娴熟,刻划出隐士豪放无羁,潇洒自得的情状。

    曲如其人!

    顾倾城惺惺相惜的看着拓跋,慢声细语:

    “琴音深长,神情洒脱,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乃,皆隐隐现于指下。

    没想到将军琴艺造诣高深,竟不亚于将军的武功!”

    “倾城这是惺惺相惜啊!”拓跋笑道。

    “高山流水遇知音,我们都是对方的钟子期。”顾倾城微笑。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以后咱们,可以夫唱妇随了。”拓跋道。

    顾倾城脸颊绯红,羞赧的垂眸。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